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外资立法已自成体系,为吸引和利用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2004年6~11月,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信息咨询中心对全球1000余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进行了调研分析,得出结论之一,即未来三年跨国公司将普遍扩大对华投资。1 据统计,我国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达38.4万家,仅2003年协议利用外资达56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78多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 这一显著成就,与我国在外资立法方面提供的较为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促成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外资国民待遇的理解各不相同,这将影响入世后我国外资国民待遇原则与国际法律法规的接轨。本文从外资国民待遇的概述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外资国民待遇立法的现状,纠正一部分人对外资国民待遇的歪曲理解,并同时澄清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而为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外资国民待遇概述。从如何理解外资国民待遇中的“外资”以及外资国民待遇的内涵入手,详细分析了外资国民待遇的具体涵盖范围,并且介绍了国民待遇在晚近国际投资法中的体现。 第二部分是如何正确认识外资国民待遇原则。这部分也是笔者的中心观点所在。针对目前国内学者对国民待遇的各种理解,以及有些学者提出的超国民待遇和对外资国民待遇的限制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等观点,笔者揭示了对外资国民待遇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并进一步论述了要正确认识外资国民待遇的相对性。由此得出结论,在我国,对外资实施优惠待遇和适当的限制并没有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相反,是国民待遇原则相对性的体现。 第三部分是外资国民待遇原则在中国的适用。这一章重点介绍了在我国国内立法和双边协定中体现出的国民待遇原则,并论述了中国的入世承诺和中国立法在外资准入方面的规定,以使读者对外资国民待遇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第四部分是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立法的完善。这部分是笔者的行文目的所在。通过为何要完善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立法和如何完善为基点,提出了我国实行国民待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