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节的品牌传播模式研究——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79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全球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全球电影票房每年骤增,其中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尤为迅速,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从文化角度看,电影俨然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代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电影节作为连接全球电影的桥梁,集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于一身,显得越发重要。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代表的国内电影节在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和加强海外文化交流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电影节发展起步较晚,不够成熟,在品牌传播方面,与国际知名电影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聚焦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案例研究,主要通过研究目前的品牌传播效果,发现现存问题,从而提出品牌传播模式建议。  本文首先运用了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创新性的从受众研究(分为普通大众、业界人士两方面)角度,系统分析目前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品牌传播现状。  在受众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品牌传播,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上海国际电影节近6年的传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品牌力(主要包括品牌认知度、品牌关注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和谐度)、品牌传播渠道、品牌延伸效果三个角度,提炼目前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国际品牌力不足、品牌力持续时间短,品牌传播渠道传统、落后;品牌延伸效果不佳。  基于本文研究得出的传播效果存在的不足,以现有品牌传播模式理论为支撑,本文分别对应上述的三个角度提出并构建G-local、反向O2O、3M三种品牌传播模式。深化了国际电影节品牌传播模式的研究,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例,为国内的电影节以后的战略发展和品牌传播方向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
其他文献
论文首先对经济热点进行了界定,然后结合会诊特点及新闻会诊在整个社会会诊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 经济热点新闻会诊引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文着重针对中国新闻媒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雾霾事件的报道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雾霾频发所引发的问题早已越过环境的界限,扩大到了民生、经济、外交等领域,重要性不容小视。基于2005到2014年雾霾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