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CEMDA的工作流引擎技术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e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就标志着许多工作需要靠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执行规则自动实现,特别是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实现。工作流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与此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应用软件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按照企业的具体需求,快速灵活地生成应用软件系统,并且在企业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迅速地进行重组来满足客户需求。MDA的提出将一系列新的趋势性技术整合在一起来满足企业复杂多变的需求。  本文首先研究了可配置可互操作可执行的模型驱动构架(Interoperable Configurable Executable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ICEMDA)支持下的工作流模型。在基于业务对象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以业务活动为中心的PIM(Plat Independent Model)层工作流模型。接着建立了PSM(Plat Specific Model)可执行工作流模型,该模型主要描述了业务构件内部和业务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后定义一个形式化的有限自动机和一系列映射规则实现PIM到PSM的自动映射。  其次,针对PSM的可执行工作流模型,研究了工作流引擎中的路由算法、条件判断策略和基于负载平衡的任务分配算法,并定义了工作流引擎与应用程序框架的集成模式,将应用程序框架中的角色/用户数据和工作流相关数据集成到工作流引擎中。  最后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采用模块化思想的工作流引擎,并与开源工作流引擎Shark在支持的工作流模型、任务分配策略和耦合性三方面做了比较分析。在实现方面,结合一个具体的采购业务应用案例对ICEMDA中的业务流程开发模式做了详细描述。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呈现多层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在整个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中体现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的用户在迅速增加,数据库负
虚拟装配是虚拟现实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一种集成虚拟现实技术和CAD/CAM技术的交叉学科。运用虚拟装配技术,不但有利于并行工程的开展,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
灵活开放标准的使用,使得Web服务成为一种优秀的机制,可以通过Web服务将功能非常方便的向客户端公开,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开始创建和部署Web服务。但Web服务所面临的安全性因素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迅速发展,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资源成为了企业竞争的焦点。当前各运营商都面临严重的客户流失问题。大量而频繁的客户流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的规模将越来越大,系统构成也将越来越复杂。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固有的异构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在发展的同时对其监
信息时代的来临,带来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和知识。如何从表面数据中提取到深层次的、表现了事物内在规律的规则来进行预测或指导决策,是迫切需要解决
在第三次信息革命中,物联网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有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无线传感网络。本文
在互联网上争夺信息优势,使得计算机网络对抗(CNO)与信息安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研究问题。计算机网络攻击(CNA)、计算机网络防御(CND)、计算机网络利用(CNE)相关方面的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临时和无中心的网络,它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快速构建起来,并且不需要现有基础网络设施的支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通信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实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通信信息系统架构模式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