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EPC模式下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cool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交通压力,沿线的信息沟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的建设资金已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高速公路需求。在高速公路市场化运作的不断加快,建设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多样化背景下,国内实力雄厚的公司积极开展新型的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模式,BOT+EPC模式被提出来,在重庆等其他地方已经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经济和发展的双赢,更为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找到新的出路。由于BOT+EPC模式是高速公路建设一种新模式,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还不太成熟,很多问题特别是BOT+EPC模式下项目风险控制还未有效解决,对该模式下的山区地质风险的分担与控制研究就更少,以至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因此,加强对山区BOT+EPC高速公路地质风险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让BOT+EPC高速公路各参与方实现共赢,更好的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首先,本文以山区BOT+EPC高速公路项目为研究对象,回顾国内外关于BOT+EPC高速公路建设及地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用因子模型对山区BOT+EPC高速公路的地质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出了山区BOT+EPC高速公路的地质风险4类主要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山区BOT+EPC高速地质风险因素评价体系。其次,针对识别出的山区BOT+EPC高速公路地质风险因素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山区BOT+EPC高速公路地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对山区BOT+EPC高速公路地质灾害风险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以重庆市万州到利川高速为例,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风险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突水风险因素作用机理,明晰山区BOT+EPC高速公路地质风险发生原理,更好的把控风险。最后,以风险分配理论为出发点,合理的风险分配原则危切入点,对山区BOT+EPC高速公路地质风险分配进行了讨论,并对山区BOT+EPC高速公路进行风险预警,根据层次分析法评估和测算的风险重要程度,对应风险阀值,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突水等风险进行预警,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在事前对山区BOT+EPC高速公路地质风险控制。
其他文献
重力图是重力测量的主要成果之一,在地质、探矿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MATLAB是数据处理中应用广泛的优秀软件之一,具有编程简单、计算结果可视化等优点。本文在给出重力图相
供电公司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KPI体系,从而实现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绩效,是供电公司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 了解我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及其与屈光度的相互关系,为LASlK手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GarL-2ciss公司的超声角膜测厚仪对407例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包
川藏铁路位于雅鲁藏布江两岸河谷平原区地段,主要地貌为平坦谷地、裸露浅滩和风成沙丘等,为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应采取防沙固沙工程措施。文章结合现场勘测设计情况,总结了川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针对光伏用电致发光缺陷检测仪空间分辨率目视判定重复性、准确性差,并且难以量化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空间分辨率量化评估方法。参照相关标准JJF(闽)1088-2018,采取不同的拍摄条件拍摄并切割出空间分辨率线对图像,对图像进行人工分类。设计卷积神经网络结构,采用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结构,并使用已分类完成的空间分辨率线对图像对模型进行训练。最终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创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的腹内实质性脏器损伤,因脾破裂引起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情危急,需行有效的抢救,有的患者甚至来不及进病房处置即直接推入手术室进行抢救,因此,术前及术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