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与研究对于无线通信业务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随着时代步伐的不断前进,无线通信业务同样得到迅猛发展,然而有限的频谱资源所存在的紧缺与固定分配使用带来的浪费也显得日趋严重。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有的放矢的缓解了这一问题。在不影响授权用户的前提下,该技术采用相关的频谱感知技术和管理技术,提出共享频谱资源的理念,促使频谱的第二次利用,以使利用率得到提高。本文主要针对认知无线电技术中协作谱感知时间的优化问题进行论述与研究。论文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关键技术,着重从两个方面讨论感知时间优化问题。针对传统的频谱探测技术并没有考虑到信道的具体忙闲状况,本文根据每一条信道的具体状况,研究一种自适应信道状况的频谱探测策略。首先通过信道忙闲统计数据得到对于此信道协作感知时间的权重。对于空闲比例较大的信道,增加感知时间以便确保减小误警概率;对于空闲比例较小的信道,减少感知时间以减少无效的探测时间。同时,设立限制参数保证高质量的信道探测。通过建立这样的模型来总体优化信道的探测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道状况的频谱探测时间得到减少。同时随着限制参数愈发严格,平均搜索时间也随之增加。在传统的分束协作感知技术中,不同的认知用户所传送的感知数据的可靠性各不相同,融合中心处理感知数据比较耗时,效率也低,并且增加了认知用户处理数据的负担。本文通过降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从而优化感知时间。首先将认知用户发送给束头和直接发送给融合中心的误比特率进行比较从而筛选束内认知用户。将束头累积对数似然值与双门限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将报告发送融合中心。再通过Wald方程计算得出需要向融合中心发送报告信息的样品平均数量。最后将融合中心累积的对数似然值与双门限进行比较判断出授权用户是否存在。仿真结果证明,感知时间节省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与传统分束协作感知技术相比,在平均探测信噪比越小的情况下,采样数量大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