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资源紧缺、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给政府以及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都带来了重大挑战。与此同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使城市发展有了新的模式,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纷纷提倡智慧城市建设,我国也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要打造人与自然完美交融的“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智慧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智慧城市的出现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感知和管理城市,为人们提供更便携、更高效、更幸福的生活。哈尔滨自2013年成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就一直致力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现已初见成效,但仍有需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和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文献及资料,首先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其次界定了智慧城市和政府管理的概念、特征,阐述了本文运用到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城市规划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等理论基础;另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环境管理、人才等方面分析了哈尔滨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况,找出哈尔滨目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基于政府管理的视角分析了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和政府责任。并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问题提出了与哈尔滨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