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福州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基于福州新区2000、2009和2015年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分析福州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价值和生态环境指数概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指数模型,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藉此为福州新区开发建设、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5年期间水域和耕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占31.86%和28.07%,而居住地和工矿交通用地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高达88.73%和78.53%,林地、园地、草地、水域、耕地和未利用地呈不同幅度的减少趋势。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2009-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要高于2000-2009年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体现为各土地利用类型向居住地和工矿交通转移为主,其中以水域、耕地、林地的转移量最大。建设用地和工矿交通用地的增加是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研究期间共增加了 18.53%,即在这15年间福州新区的土地利用一直处于发展期。(2)从景观斑块类型上看,研究区各斑块类型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复杂程度增强,斑块的分散化趋势更为明显,受人为的干扰增大。从景观总体水平上看,研究区景观的破碎化和异质性程度加大,景观的整体形状趋于复杂化,整体分布更加分散化,景观多样性水平的提高,这是对新区城镇化、工业化扩张的直接反映。景观指数对空间的响应主要体现在景观指数的变化高峰值主要为城镇建设及公路、港口、机场等人类活动较为活跃的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农用地的集中分布区域,景观类型相对单一,人类活动影响相对不明显。(3)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指数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贡献率的计算结果,2000-2015年间福州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且2000-2009年间的降幅更大,表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较差的生态效应,土地利用整体生态效益持续下降,景观功能趋于破碎化,生态系统结构待于优化。水域、林地流出及居住地、工矿交通流入的变化方向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最为巨大,即生态价值低的土地利用类型向生态价值高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4)从区域差异上看,研究期间除外其余所有乡镇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福清市的江阴镇和东汗镇、长乐市的湖南镇,即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最多。土地利用生态价值高值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域、草地等为主,生态环境基础较好,土地利用生态价值一般区以耕地为主,且研究期间没有明显的变化,土地利用生态价值低值区土地利用以耕地、居住地和工矿交通为主,生态环境基础较差,且研究期间生态价值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断的下降。(5)2000-2015年间,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造成区域景观生态指数发生变化,林地、耕地、水域的破碎化程度上升,工矿交通与居住地的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下降,除城建用地外,所有斑块类型的景观干扰度和损失度都在下降。区域生态系统的危险程度逐渐的增加,福州新区生态风险指数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研究区处于生态风险程度高值主要为水域和未利用地,且面积在快速的增加,处于生态风险程度低值的林草等景观类型虽然相对稳定性较好,但仍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强干扰,区域面积在逐渐的减少,中等风险区面积相对较稳定,主要为建设用地。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的微波消解方法消解黄土,用ICP-MS测定重金属镉和铅,并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数据,以确定黄土中镉和铅最优的微波消解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影响微波消解后ICP-MS测定黄
浅山区是山区与平原的交错地带,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但同时存在季相变化小,景观效果待改善等问题。本文根据北京市浅山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特征,选取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进入了网络时代,对世界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互联网是世界上区域最大、网民人数最多的全球第一大网。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在警务工作中,“智慧警务”逐渐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党内组织活动的基本单位,相比其他机构,公安机关内部党员更为集中,强化公安机关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而公安党建是发挥公安机关基层党组织职能作用和
乙酰乙酸乙酯经Claisen缩合反应得到脱氢乙酸是目前工业生产脱氢乙酸的一种主要方法。由于乙酰乙酸乙酯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时,存在吸光值和最大吸
消毒中心供虚室工作人员经常与污染物接触,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1]。
义务教育初级阶段重点培养的教育内容为儿童读写能力。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儿童读写能力”研究成果出现。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单独将“儿童识字”“儿童识字量”与家庭识字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如今,家庭教育在儿童基础教育体系中参与程越来越高,特别是一年级初始阶段,更需要家、校紧密结合。研究者从研究的缺失以及实践方面出发,提出家庭识字教育对一年级新生识字量影响这一研究问题。首先,通过文献法找到一年级初始阶段识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