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IBR、BVD的诊断与防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eke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和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威胁养牛业的两种重要疾病,不同阶段的牛均可感染发病,以犊牛最为敏感,且病型复杂,对多个组织器官可造成伤害,目前尚无特效药进行治疗,同时会造成牛只的免疫耐受现象,易继发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而造成死亡。目的:2019年3月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的犊牛群发生疑似IBR病例,同年6月发生疑似BVD病例,这两种疾病的先后发生使得牧场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对该牧场犊牛所患疾病进行诊断,确定病原、病因,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防制方案。方法:首先采用现场诊断的方法,对发病犊牛的临床症状、病死犊牛的病理剖检变化、犊牛的饲养管理条件、流行病学史等进行探究,查明病因病原,进行初诊;其次采用PCR、RT-PCR方法进行病原核酸检测及序列分析,同时进行细菌学检测,确定病原,做出最终的诊断结果;最后根据病原的种类及特征,进行疫苗免疫及效果评价、新生犊牛抗体监测试验,选择免疫效果较好的疫苗制定免疫程序,并结合改善饲养管理及饲养条件进行防制。结果:1.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发生IBR的诊断发病率为38.36%(61/159),病死率55.74%(34/61)。其中1~3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18.87%(30/159)、病死率73.33%(22/30);31~6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8.18%(13/159)、病死率为61.54%(8/13);61~9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6.92%(11/159)、病死率为27.27%(3/11);91~120日龄犊牛发病率为4.40%(7/159)、病死率为14.29%(1/7)。均表现有发热、呼吸困难、“红鼻头”的症状,13头病牛有神经症状;剖检6头病死犊牛,可见肺脏严重肉变、充血,气管表面覆盖粘液,具有IBR特征性的症状。PCR检测可以得到预期255bp大小的目的条带,与标准参考株NC_001847.1的同源性为91.9%~99.0%,BVDV检测均为阴性。2头死亡犊牛肺脏中检出巴氏杆菌,对小鼠具有致死性,表明部分病牛存在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综上确诊为IBR。2.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发生BVD的诊断发病率为39.43%(56/142),病死率为66.07%(37/56)。其中1~30日龄发病率为23.94%(34/142)、76.47%(26/34);31~60日龄发病率为9.86%(14/142)、病死率为64.29%(9/14);61~90日龄发病率为5.63%(8/142)、病死率为25.00%(2/8)。均表现有严重的腹泻,33头病牛呈现水样腹泻、头病牛粪便中带有血液和肠黏膜碎片,15头病牛伴有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剖检4头病死犊牛可见肠道内有大量出血点、肠黏膜有出血点、肠壁菲薄呈半透明状、胃肠道内容物中有大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RT-PCR检测可以得到293bp大小的目的条带,与Genbank上登录的7株参考株的同源性为80.3%-95.3%,IBRV的检测均呈现阴性。3头病死牛肺脏中检出链球菌,对小鼠具有致死性,表明部分犊牛存在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综上确诊为BVD。3.犊牛BVD、IBR的免疫效果评价及防制BVD-IBR二联灭活苗组BVDV、IBRV免疫抗体阳性率均为85.71%(18/21),BVD灭活苗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0.95%(17/21),IBR灭活苗免疫抗体阳性率为76.19%(16/21),BVD-IBR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BVD灭活疫苗、IBR灭活疫苗。新生犊牛抗体监测4周龄时下降至临界值附近,此时进行首次免疫接种。首免21d后抗体达到峰值,28d时抗体水平下降,此时进行二次免疫接种,二免21d后抗体达到最大值。因此犊牛正常免疫时,首免于4周龄,28天后加强免疫一次。奶牛春秋季节普免,干奶期时加强免疫。犊牛紧急免疫接种后28天加强免疫一次。结论:2019年3月该牧场犊牛发生的疾病为IBR,部分犊牛存在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同年6月该牧场犊牛发生的疾病为BVD,部分犊牛存在链球菌的混合感染。在防制方面,BVD-IBR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BVD灭活疫苗和IBR灭活疫苗,牧场采用BVD-IBR二联灭活疫苗免疫结合改善饲养管理方式,有效的控制了这两种疾病的再次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IL-1家族的新成员白细胞介素-33(IL-33)通过与其受体ST2(又称为IL-1受体样1,IL1RL1)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当IL-33与ST2形成复合物后,募集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 P),
学位
家谱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民间特色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同源的世系人物及传记等历史图册。家谱编修经历了宋、元时期的转折过渡,在明清时期发展趋向于成熟。基于经济发展、刻书业发达、刻印技术成熟等综合因素,清代徽州家谱的纂修达到鼎盛。本论文以清代为研究时段,以徽州的一府六县为研究区域,对徽州的修谱活动以及徽州家谱的设计进行研究。将家谱置于相应的时代背景中,以清代徽州经济、文化、社会等背景为依托分析徽州家谱设计
目的:探究术前行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术前肌钙蛋白基线正常的
随着移动通信的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日趋完善,移动用户对网络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日常的拨打测试是网络维护工作中监测网络运行质量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手段。传统的拨打测试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拨打测试、判断为主,效率低,无法完全满足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测试需求。为提高故障发现的及时性、广域性,减轻值勤人员日常拨打测试的工作量,亟需研发并建设一套能检测CDMA移动通信网络业务质量的自动测试系统。在此次论文中,
学位
现如今农田灌溉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灌溉水资源处理不够完善,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会通过水稻的根茎进入稻米,通过稻米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本论文以降低水稻植株中的铅含量,达到绿色大米的标准为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的方式,选取了沸石、水稻壳生物炭和玉米秸秆生物炭三种改良剂,采取裂区试验的设计方式进行研究。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对铅浓度含量的要求,水中的铅浓度选取了0mg/L和0.2
YZ国际诊所是一家国际性的医疗服务机构,诊所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此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YZ国际诊所翻译职员工作过程中消极怠工,抱怨不断甚至出现摩擦争吵,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压力大,员工离职率很高。本文目的是分析YZ国际诊所翻译人员的压力管理现状,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压力改善策略,这对企业能够长期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篇论文整体撰写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