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pula理论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建与概率转换模型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但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潜在地质灾害诱发风险不容忽视。充分利用岩土工程勘探数据、全面掌握工程场地关键设计参数信息对于评估工程潜在地质灾害风险、拟定工程防治措施与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实际工程中关键设计参数如水力参数(渗透系数等)、变形参数(弹性模量等)、强度参数(不排水抗剪强度等)的直接勘探数据极为有限,这为工程安全评估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基于已建相似工程的勘探数据建立设计参数转换模型,将岩土工程勘探过程中勘探成本较低、勘探数据较多的试验参数(如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指标等)的勘探数据转换为设计参数的勘探信息,是降低设计参数不确定性、提高安全评价与设计方案有效性的切实途径。然而各已建工程之间、已建工程与拟建工程之间的地质条件并非完全一致,且同一工程不同试样往往因地质成因、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差异致使测得的岩土体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种种因素的存在造成转换模型预测值与设计参数真实值之间往往存在差距。在设计参数转换模型中充分考虑上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而建立合理表征设计参数真值分布信息的概率转换模型势在必行。同时,不同试验参数之间、不同试验参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相关机制往往不同,部分相关结构中存在尾部相关性与非对称性,现有方法均无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如何表征多维岩土体参数之间的尾部相关性、非对称性,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多维岩土体参数两两之间相关结构的差异性,是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关键问题。此外,岩土工程勘探阶段经常出现勘探数据不完整的现象,勘探数据部分缺失的原因与特征多样。如何对勘探数据的缺失机制、缺失特征与缺失类型进行研究与分类,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利用不完全勘探数据的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是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又一个关键问题。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本文致力于将多维Copula理论引入岩土体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的建立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完全勘探数据和不完全勘探数据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法和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多维Gaussian Copula的4种构造方法在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面的适用性评价、基于多维Gaussian Copula的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构造方法及其有效性验证、基于多维t Copula的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在全球多维勘探数据库中的应用、基于Vine Copula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法和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岩土工程不完全数据的缺失机制、缺失类型研究和考虑缺失类型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法和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首先阐述了开展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建与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分理论转换模型、经验转换模型、概率转换模型3个层次归纳总结了现有岩土体设计参数转换模型,分析了各类模型的优点与不足。概述了岩土工程领域多维概率分布模型构造方法,探讨了Copula理论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明确了岩土工程不完全勘探数据建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确立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2)系统介绍了多维Copula基本理论。从Copula的定义与基本性质出发,简述了常用二维Copula的基本特征。从定义和模拟方法两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统计学领域主要的多维Copula函数:多维Gaussian Copula、多维t Copula、多维阿基米德Copula,并简要介绍了多维广义t Copula与多维网状阿基米德Copula这两种多维Copula广义形式。给出了确定多维Copula函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法与最优多维Copula识别的3种常见指标。(3)针对现有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普遍对试验参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估计缺少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ussian Copula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法。从计算成本、普适性、拟合优度、模拟误差4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多维Gaussian Copula的4种构造方法在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常用的Pearson相关系数法只适用于岩土体参数离散程度较小的区域数据库;目前许多研究所推荐的Kendall相关系数法在相关程度较高的岩土体参数联合分布模型构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关系数矩阵不正定的问题;Spearman相关系数法在估计相关参数时放大效应较小,是适用性较好的多维Gaussian Copula构造方法,建议优先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准确性较高,考虑到计算成本,建议作为参考方法对照使用。(4)提出了基于多维Gaussian Copula的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基于Leave-one-out试验结合现有多维勘探数据库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并推导了基于多维Gaussian Copula的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多维Gaussian Copula的4种构造方法对于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有效性的影响。所提方法能够考虑试验参数数目对于设计参数不确定性及设计参数间相关性的影响,基于全球勘探数据库所建立的概率转换模型简单易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5)针对多维试验参数和设计参数之间可能存在的尾部相关性,提出了基于多维t Copula的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并推导了基于多维t Copula的一维、多维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解析表达式。通过与多维Gaussian Copula的对比,研究了多维岩土体参数之间的尾部相关特征。基于全球勘探数据库建立的联合分布模型显示,多维岩土体参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尾部相关性,尤其是在强度应力参数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指标之间。基于尾部相关性所建立的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能够考虑拟建工程与已建工程的勘探信息似然性,相似程度越高的条件下设计参数不确定性越小,为已建工程勘探数据不足条件下合理衡量设计参数不确定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6)为研究不同试验参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相关结构特征差异对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Vine Copula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法和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并基于现有多维勘探数据库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不同试验参数和设计参数之间相关结构存在类别上的差异;考虑了相关结构差异性的Vine Copula在岩土体参数联合分布模型方面的拟合效果优于多维Gaussian Copula和多维t Copula。研究成果为充分考虑相关结构类别差异性、准确构造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与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7)针对不完全勘探数据建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考虑勘探数据缺失类型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法和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根据岩土工程勘探数据的缺失原因与缺失特征,将岩土工程勘探数据缺失分为离散数据缺失与连续数据缺失两种类型,并指出两种类型的岩土工程勘探数据缺失在缺失机制上均属于完全随机缺失。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岩土工程不完全勘探数据联合分布模型的似然函数,为不完全勘探数据建模提供了评价标准。基于ECM算法提出了考虑勘探数据缺失的联合分布模型构造方法与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建立方法。通过研究发现,相较于离散数据缺失,连续数据缺失对联合分布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而勘探数据缺失对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所带来不确定性会随着试验参数数目的增加而增加。所提方法在两种缺失类型和各种缺失率条件下鲁棒性均优于Spearman相关系数法,为不完全勘探数据条件下的岩土体参数多维联合分布模型与设计参数概率转换模型构造提供了稳健的工具。
其他文献
原文出处为:Cheuk Yin Lee,"Dream and Emotions in the Tao’an Mengyi",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March 2016, Volume 3, Issue 1, pp. 43—55.作者李焯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云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有明
期刊
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城乡关系是我国社会关系的核心,城乡关系解决不好,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制定了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了城乡差距扩大、“三农”问题突出等诸多矛盾。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
渎职犯罪是“97刑法”第九章中单独设置的与职权职务密切关联的一种犯罪,检察机关通过20年的实践,有力的打击了这类犯罪活动,充分彰显了刑法的价值和权威。对保护国家公权力的正确运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通过司法实践也暴露了围绕渎职犯罪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立法方面的不足,也有司法方面的疑难,主要表现为渎职犯罪的概念不明晰、渎职犯罪主体界定模糊、渎职犯罪法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交锋愈发激烈,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既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加剧渗透的压力,也面临网络信息化、主体信仰能力缺失和多元思潮冲击的新风险。对此,我们必须要从机制体制上手,努力构建集风险研判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阻断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于一体的动态防控机制,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共产党作为植根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高度重视自身与群众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胜利都可以归功于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客观规律,增强党在新时代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本文在考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论源流、历史基础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系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约6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人类减贫事业和世界城镇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和工业化共同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并向“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历史发展进程。但我们也看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环境的不断恶化,粮食安全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关心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其生长过程中的长势监测和产量的准确估计一直是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水稻全生育期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过程进行监测,有助于农技人员判断水稻长势,实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确保水稻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也能为农技人员精确估产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实时、便捷、无损观测
3D电影给用户带来了逼真的视频刺激,虚拟现实意图为用户带来真实的感受,然而,音频定位与视觉上的位置感知不一致,无法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般的享受。MPEG启动的3D音频标准化工作,极大的刺激了 3D音频的研究与发展。三维音频回放系统可以为听音者带来水平、高度和距离三个维度的感知,以及三维空间音效的包围感和沉浸感,是虚拟现实和多媒体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标准化
芳香族碘代消毒副产物(DBPs)是一类在饮用水中普遍存在的新型DBPs。目前检测到的芳香族碘代DBPs按其结构主要分为四类:碘代苯酚、碘代硝基苯酚、碘代羟基苯甲醛和碘代羟基苯甲酸。毒理学研究表明芳香族碘代DBPs的毒性通常高于其同结构的芳香族氯代和溴代DBPs,同时也高于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等常见脂肪族卤代DBPs,因此它们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在氯胺化消毒中生成的某
图形化GaN、AlN或蓝宝石衬底,已被业内证明是提高薄膜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激光作为单步制备微/纳米结构的一种新方法已应用于很多领域。飞秒激光可以高精度、高效率地直接在材料上刻蚀形成小尺度的微纳图形;也可以诱导薄膜产生周期性微纳结构,实现快速无材料去除的高效图形化。另外退火是薄膜生长提高薄膜质量的常用手段,激光退火工艺在单晶硅制备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探索利用激光对GaN类薄膜退火,实现提高薄膜质量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