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资源短缺是一项严重的全球性挑战。数据统计,农户灰水占生活污水比重约为50%-90%。随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时效性推进,基于污水分质收集理念,农村地区灰水处理与回用,已逐渐成为乡村节水途径的新模式。灰水属于一种优质中水,而灰水中最典型的污染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正日益严重,并且杂用水标准与农田灌溉标准均对LAS有严格的标准限量。研发农村灰水中LAS强化去除的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是一项严重的全球性挑战。数据统计,农户灰水占生活污水比重约为50%-90%。随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时效性推进,基于污水分质收集理念,农村地区灰水处理与回用,已逐渐成为乡村节水途径的新模式。灰水属于一种优质中水,而灰水中最典型的污染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正日益严重,并且杂用水标准与农田灌溉标准均对LAS有严格的标准限量。研发农村灰水中LAS强化去除的方法,对提升农村水资源格局及促进环境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集合西北典型缺水地区灰水概况的现场调研和文献凝练结果,吸附技术处理农村地区废水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本着废弃资源绿色回收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制备为初衷,研发了一种纳米零价铁(nZVI)负载的改性牡蛎壳滤料(GT-nZVI/OS),同时对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及吸附目标污染物条件进行优化,阐释不同制备因素影响GT-nZVI/OS合成效能的具体过程,并揭示了单一体系中LAS吸附机制及降解机理,最终实现了模拟灰水中多种污染物的有效吸附。同时,吸附后的GT-nZVI/OS材料无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本文为含LAS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发应用提供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关键制备因素对GT-nZVI/OS合成的理化特性及吸附效能的影响实验,确定制备最佳条件为:牡蛎壳粒径为0.5 mm,煅烧温度为750℃,铁源与牡蛎壳比例(m L/g)为100:8,铁源与茶多酚提取液比例为1:2。GT-nZVI/OS对LAS的吸附率为91.86%,比OS高出56.13%,改性优势明显。载体OS与nZVI之间存在一个最佳负载量。SEM发现,GT-nZVI/OS表面通过煅烧产生了较多的圆形介孔孔洞,球状nZVI均匀分布在OS孔道表面及内部,粒径约20-30 nm;GT-nZVI/OS的Fe含量从0增到25.4%;XRD和XPS结果表明制备的GT-nZVI/OS部分被氧化成Fe2O3和Fe OOH,但与单纯的nZVI相比,Fe~0的特征峰振动强度明显减弱。上述表征结果证明,用茶多酚提取液(TPE)绿色合成的nZVI原位负载到OS上面,有利于提高Fe~0的抗氧化性并增强复合材料的稳定性。(2)探讨了不同条件对最佳制备条件下合成的GT-nZVI/OS吸附单一农村灰水体系中LAS效果特性。结果表明,GT-nZVI/OS的零点电荷(p HPZC)为9.29;在最佳吸附条件(p H=6、LAS初始浓度=20 mg/L、投加量=0.08 g、T=308 K)下,GT-nZVI/OS对LAS的去除率达到93.80%,平衡吸附量12.91 mg/g,均明显高于OS。GT-nZVI/OS具有更宽的p H耐受范围,p H值从2到11.5,去除率仅降低6.99%。溶解性有机物会与目标污染物发生竞争吸附,产生抑制作用;但阴离子对GT-nZVI/OS去除LAS影响轻微;且阳离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GT-nZVI/OS可有效应用于常见废水中LAS的去除。(3)不同温度(288 K、298 K、308 K)下,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用于描述OS和GT-nZVI/OS对单一体系中LAS的吸附过程,R~2>0.995。基于Langmuir,在308 K条件下,OS和GT-nZVI/OS最佳吸附量分别为14.35 mg/g和36.34 mg/g。吸附过程均是吸热自发进行,同时受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机制控制。通过热力学分析结果,改性后GT-nZVI/OS的作用机制从单一的物理吸附变成了物理化学吸附共同作用,其中化学吸附为主导吸附机制。(4)吸附后GT-nZVI/OS的表面和光谱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表明,材料微观形貌的变化是因为LAS的加入和nZVI的腐蚀作用。XPS、FTIR和XRD结果发现,吸附过程中产生了·OH促进LAS的氧化降解。进一步结合质谱法鉴定LAS降解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证实GT-nZVI/OS在单一体系中去除LAS过程中,除了发生OS和nZVI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作用外,由于Fe~0和Fe2+的存在,还发生了一系列氧化还原降解,这为后续更深层次的机理探讨奠定理论基础。(5)结合前期农村灰水水质调研结果,对比研究了改性前后两种吸附滤料OS和GT-nZVI/OS对实验室模拟农村灰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发现,GT-nZVI/OS对LAS、COD、TN、TP和NH4+-N的去除效果均明显高于OS。模拟灰水中污染物经过GT-nZVI/OS处理120 min后在溶液中平均浓度为:LAS 1.37mg/L、TN 8.83 mg/L、TP 0.007 mg/L、NH4+-N 9.29 mg/L、COD 58 mg/L。水质情况符合现行的《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 5084-2005)。
其他文献
随着产生数据的系统越来越庞大,其结构越来越复杂,难以通过单独的某个参数对系统整体状态进行掌握。而其产生的数据多具有时序特性,并因为多层次、多部件之间,以及多种作用机理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呈现出“多元”特性。这些时序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可以反应出系统整体的状态。由此,怎样从大量的多元时间序列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传统的数据挖掘关注更多的是时序数据中出现次数较多的频繁模式
随机时滞系统在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解析解难以表达,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多使用数值解,因此,对数值解收敛性的分析很有意义.本文一方面考察了带有Poisson跳的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截断型Euler-Maruyama算法的强收敛性问题,方程形式为:dx(t)=f(x(t),x(t-τ))dt+g(x(t),x(t-τ))dB(t)+h(x(t-),x((t-τ)-))dN(t).该方程是高阶非线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其安全性能也备受关注。固态电解质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作为固态电解质的一大分支,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具有价格低廉,对锂金属稳定等优点,是有前景的下一代电解质材料。然而其离子电导率较低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它的应用。因此对聚合物电解质进行改性,改善其性能十分重要。本论文选取了聚氧化乙烯(PEO)为聚合物基底,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海量的垃圾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将会严重污染到人们生活的居住环境。长此以往,生活环境里存在的有害物质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致命的威胁。处理生活垃圾前所需要采取的必要步骤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垃圾的分类目前主要依靠垃圾厂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拣。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居民需在家将垃圾进行归类后再丢入对应的垃圾桶,从而使得垃圾在运往垃圾
中医药学是一门拥有博大精深理论体系和传承规律的生命科学,熟读经典古籍,融汇新知,整理研究名家经验,勤于临床是继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必经之路。中医妇科学为其重要分支,治学应当溯本求源,勤求古训,古为今用,故首推傅山之《傅青主女科》。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傅山深谙调经之理,文章以《傅青主女科》调经篇和血崩篇为主,着重分析傅山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论治方法及用药特点,以期对临床诊治月经病有所裨益。
街巷是地方生活的舞台。对于每个城市来说,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是关联每个人的共同记忆。山地城市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因循地形曲折起伏的山城步道成为了兼具通行、交往、消费、休闲的复合性公共场所,一幕幕日常都市场景在这里交替上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陆续展开针对城市街巷更新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经过近30年的发展,对于自上而下的街巷环境整治积累了诸多经验,而对于自下而上的、以人群对街巷环境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逐年扩大为网购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厚植根基。城市配送作为网购物流的支撑性与落地环节,其运作模式、网络布局、车辆调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物流成本、企业配送效率与顾客服务体验感知。然而,传统的粗放型企业独立配送模式存在着社会物流成本过高、资源重复配置、交通与环境、成本价格困境、服务水平低等一系列社会与企业层面问题。城市配送随电商的发展而出现配送多层级化、送取
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由于可生化性差,难以处理成为我国水环境安全的重要威胁,与生物法等传统氨氮去除工艺相比,氨氮的电催化氧化技术具有简易、高效、受废水内有毒物质干扰小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目前已成为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脱氮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传统氨氮的电催化氧化电极材料价位高、易钝化失活及效率低等缺点,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的低成本电极材料成
城市街道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街道是对城市面貌的直接反映。长期以来,机动化效率化的发展目标,使得城市街道被机动车侵占,步行环境遭到破环,街道活力下降。当前,“把街道还给行人”观念兴起,强烈呼吁街道空间对人的关怀。而城市步行网络的本质属性——承载居民活动的空间,要求其具有对人群及其活动的包容性。而在山地城市街道中,有限的城市交通空间被车行占据,步行空间被挤压侵占,造成了山地城市步行网络的
相变材料因其高潜热、低密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设备、航空航天及食品工业等领域中。但较低的导热系数严重限制了其性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嵌入导热增强体来有效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虽然传统增强导热的方法如散布高导热纳米颗粒、插入金属翅片、微胶囊封装等对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有一定提升效果,但难以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在质量及力学性能方面的严苛要求。因此本文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工艺,提出采用多孔点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