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话语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在英语课堂以及二语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有助于评价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提问使得课堂互动性更强,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许多学者对于课堂行为也做了很大的研究,然而大多数学者主要针对中学教师课堂提问来做研究,极少有专门研究优秀小学教师的课堂提问。因此,本文对六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提问来进行研究,主要通过提问类型,等待时间,教师反馈,提问数量,提问范围,问题分配等维度来进行研究。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几位优秀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的特点,论文主要研究有关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优秀教师们通常使用的提问类型是什么?优秀教师们如何在课堂中分配他们的问题?教师的在提出问题之后的等待时间多长?对于学生的回答优秀教师们的反馈是什么?通常都是什么类型的学生向优秀教师们提问?优秀教师们的提问数量是多少?本文主要是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Swain的输出理论,以及Long的互动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进行的研究。通过研究六位优秀教师课堂提问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作者旨在为更多小学一线教师提供更合理的有关课堂提问方面的建议。通过课堂观察,作者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某些方面做的比较好,而在一些方面有些教师则有待改进,具体如下:第一,就提问类型而言,大多数教师习惯于采用展示性问题而不是参考性问题,六位教师一共提出了379个问题,在这379个问题中展示性问题达到300个占了79.2%,而参考性问题仅仅占了20.8%。有些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极少提出参考性问题。第二,在等待时间方面,大多数教师给出的等待时间在三秒钟左右,这些优秀教师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师范作用,因为研究表明3-5秒的时间是最恰当的。第三,六位教师一共给出了186个反馈,其中149个是积极反馈,31个是消极反馈。显然,这些优秀教师们在课堂反馈方面把握的比较好。第四,与大多数教师一样,这六位教师偏向于提问坐在教室中间以及前面的同学。第五,不同的教师提出了不同数量的问题,而其中大多数教师在新课讲授环节提出的问题最多。T1提出的问题最多,他提出了113个问题,而T5提的问题最少,他只提出了25个问题。第六,这六位教师在问题分配方面也控制的比较好,大多数教师都能够通过点名,自愿等互动性强的方式来进行提问,互动性的提问占到了95.6%。在本文的最后,作者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于更多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几个方面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