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片集成ADC已广泛应用于无线通讯、数据采集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飞速发展,作为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模块,ADC在满足高速高精度同时,如何优化系统结构与单元电路来降低功耗已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因此,论文以降低功耗为目标,研究并优化Pipelined ADC系统结构和关键单元模块,并设计了一款3.3V 10位100MHz采样率的Si-CMOS Pipelined ADC。基于Pipelined ADC系统噪声限制、主要功耗单元理论分析和系统参数建模,推导出各模块功耗与系统参数的制约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最小比较器数目算法,并将该算法与Scaling down技术相结合,获得了优化Pipelined ADC系统功耗的最优级精度分布理论。根据该理论制定出系统优化方案,通过MATLAB和SIMULINK工具验证,获得了带校正的10位100MHz流水线ADC功耗最低时对应的8级拓扑结构,级精度分布为(3,2,2,2,2,2,2,2)。结合电路具体工作状态和工艺线电容失配等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3,2,2,2,2,2,3)的7级架构作为ADC系统结构。分别研究了Pipelined ADC的S/H单元、比较器、MDAC电路和采样开关,并对应提出了优化方法。其中,针对S/H单元的Folded-Cascode放大器,提出了一种新型时钟馈通频率补偿方案,在避免运放产生额外功耗的同时,建立时间缩短了22.7%;新型预放大锁存比较器结构减少了比较器功耗,100MHz采样频率下仅为118μW,输出信号延迟时间低至231ps;MDAC电路除引入Scaling down技术按比例逐级缩减功耗之外,其两级运放中连续型和开关电容型共模反馈电路的有机结合,使得输入级负载电容由pF量级降到10-2pF量级,显著降低了运放驱动负载的功耗,确保运放实现高性能指标;而高线性CMOS自举采样开关,有效抑制了采样时间不确定、时钟馈通和电荷注入等非线性误差,线性度由普通MOS开关的58dB提至89dB。基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原理和设计规则,采用中芯国际3.3V/0.35μm 2P4M CMOS数模混合工艺,结合所设计的ADC系统特点和实际的工艺情况,完成了10位100MHz ADC系统的版图设计,面积为2.5×2.4mm2,共28个压焊点。进而,借助Cadence的LPE工具完成整体版图后仿真,结果表明,在3.3V电源电压下,DNL≤±0.2LSB,INL≤±0.49LSB,均小于典型要求±0.5LSB,奈奎斯特采样频率下的SFDR为75.06dB。考虑到工艺容差,分别在SS、TT和FF模型下对系统进行工艺角分析,对应ADC功耗值为84mW、89mW和96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