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明显加快,许多城市兴起一股城市美化建设浪潮,席卷了大江南北。在这股建设浪潮的推动下,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城市个性不够鲜明,城市规划手法趋同,导致了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历史地段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在这个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交叉路口,历史文化遗产是个充满魅力而又令人感到沉重的话题。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古城西安,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犹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让人沉醉,让人振奋。因此,西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自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如何使保持与发扬城市特色,如何使文化与经济共同繁荣,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便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本文以唐代佛教建筑遗产大雁塔为线索,以北广场及周边区域性改造规划为主体,结合世界范围内对历史文化遗产再利用的典型案例及西安市城市复兴规划的相关政策,对北广场及周边区域景观规划进行剖析,从项目实施背景、整体规划原则、分级措施等方面,深层次的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新契机,它不仅再现了古城的盛唐文化,传承了历史文脉,还树立了城市的文化形象,促进了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缔造了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带动周边区域的振兴繁荣。通过大雁塔文化遗产的改造项目,我们不难看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锻造西安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