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提升到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大众度假时代即将来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变革旅游模式,推动服务业的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的发展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全域旅游时代,游客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囊括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各个环节所需的要素,旅游业将为区域发展提供产业、就业、环境、服务和居住五大支撑。因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和气候资源,避暑旅游在近些年的旅游发展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贵阳市提出“爽爽贵阳”的口号发展清凉旅游,三亚市发展海滨旅游,湖北省罗田薄刀峰发展森林洋房度假等等形态各异的避暑旅游发展模式的出现,丰富了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但是,在避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各地区过度关注GDP的增长,没有事先做好预警分析,一味只要吸引游客而忽视了当地的环境承载量;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冲击。很多候鸟型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造成季节性的人口膨胀,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冲击;在各地避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没有针对本区域的民俗文化做出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利川市苏马荡地处鄂渝交界,鄂西南喀斯特山区,自然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其所在的谋道镇先后获得了“全国重点镇、中国魅力传统习俗名镇、湖北省旅游名镇,湖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湖北省旅游产业突出贡献乡镇”等一系列称号,近年来避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以谋道镇苏马荡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避暑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适合苏马荡地区发展避暑旅游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构建苏马荡避暑旅游特色品牌,推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