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定位终端的模块化设计及传输模块接口的实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其中受益最大的当属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方面的应用。无线传输技术大大扩展了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提高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效率。本课题组所研究的车载定位系统即属于这种系统的一种具体应用。本人在车载定位系统的课题组中主要负责无线传输模块的设计与研究。车载定位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中车辆部分的应用,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关键子系统,其内部的无线传输模块是智能交通系统移动终端与信息服务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平台,因此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实时性与运作成本。迅速发展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为车载定位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移动数据通信业务中,基于GSM的SMS短消息服务和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具体应用。应用SMS构建的无线传输平台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可以用在数据传输要求不高的情况中。GPRS技术则在实时性、安全性、传输速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更大的优势,适用于更广范围的应用。在课题研究中,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C35i无线模块,通过它进行车载定位系统中无线传输部分的设计。MC35i模块是新一代的双频GSM/GPRS引擎,可以利用它比较方便地进行基于短消息或GPRS的移动数据传输。基于课题的现实要求,采用了比较简易的短消息传输模式,实验证明在成本极低的AT89S52单片机的控制下,样机中的无线传输模块可以稳定工作并进行短消息的收发。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为项目升级提供了充分的余地,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动实现基于GPRS通信的功能,继而进一步扩展整个系统的功能。
其他文献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个非常强大的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虽然建设初期是出于一些军事目的,但GPS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入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互连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正在朝着开放式、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开放式控制器HMI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嵌入
随着对网络需求的不断增强,要求必须有一个可信、可靠、安全、稳定的网络管理平台。如何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建立有效的拓扑模型,对于网络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传统网络管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万维网上可获得的Web服务急剧增多,如何从庞大的服务群中有效地获得所需功能的Web服务和如何在功能相似的Web服务中找到最佳服务成为了值得关心的问
网络流量测量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在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上合理分配、优化网络资源,都需要以流量测量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建模。随着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网
随着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扩大,保证信息系统的应用能最终为企业经营产生效益,已经变的越来越重要。美国自1995年开始的一项调查,跟踪了8000多个软件项目,结果表明
众所周知,不同的聚类算法或同一算法配置不同的参数值,可能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针对聚类不能解决的泛化问题而引进了集成的概念,集成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学习系统的泛化能力,
UCON模型统一了传统访问控制模型(MAC、DAC)、RBAC模型、DRM、开放式环境等领域,目前随着云计算等开放式环境的大量应用,UCON的研究也成了访问控制的研究热点。UCON模型本身具有
网络可生存性是对传统网络安全观念的突破和创新,强调网络信息系统在遭受攻击、故障或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能够及时的完成其主要任务的能力。可生存性的中心思想是即使在入侵成功
在分布式系统中,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的多个并发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时候经常会产生资源竞争问题,有可能导致临界资源被错误的改写或不当的使用,破坏临界资源的正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