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巴彦哈尔敖包金矿地处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兴安华力西地槽褶皱系锡林浩特市—二道井复背斜次一级构造带内,属于中型规模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对该矿床开展可选性实验研究及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研究,可以为矿山建设及生产提供重要依据。以矿产勘查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矿区进行地形测量、地质填图并且对矿层采用不同的地质工作方法及各项施工手段,确定矿床勘查类型为Ⅰ—Ⅱ类型。通过地表槽探工程及深部钻探工程揭露,系统查明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分布及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为矿石可选性实验研究及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研究奠定基础。矿区出露地层极为简单,主要为温都尔庙群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石英片岩、含铁石英岩等。矿区内构造整体呈NE~EW向格局,区内苏尼特左旗韧性剪切带为成矿物质及热液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级NE、NW以及近SN方向的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并且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华里西早期超基性岩、石英闪长岩,中期黑云花岗岩,晚期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小规模的花岗岩、闪长岩和石英斑岩以及少量的花岗岩脉和石英岩脉等。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在温都尔庙群与华力西期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接触部位,主要围岩为绿泥石石英片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矿石结构主要为鳞片变晶结构,半自形~他形晶粒状结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包括自然金、赤铁矿、菱铁矿、钨锰铁矿、黄铁矿等,其中自然金主要呈细小颗粒嵌布于黄铁矿晶体中;脉石矿物主要包括石英、云母类矿物、石榴石以及绿泥石等。以矿山建设理论为支撑,结合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通过矿石特征研究、氰浸出试验、柱浸出试验及堆浸出试验可以得出,本区内矿石属低品位金矿石(Au0.830g/t),矿石为中等硬度、中等耐磨矿石并且氧化程度较深。适用于氰化提金,氰化浸出(Au浸出率97.71%)和柱浸(Au浸出率83.73%)均能获得较高的浸出率。但由于矿石金品位较低,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采用堆浸方案处理该类矿石。本次采用普通克里格法,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SURPAC5.2版进行数据处理,建立矿床地质模型,估算资源储量。参与储量估算的矿体包括共计5个,编号分别为Ⅰ-1、Ⅰ-2、Ⅱ-1、Ⅲ-1、Ⅲ-2,其中Ⅱ-1号矿体为主矿体。通过对理论曲线的拟合,最终确定变异函数,并进行储量估算。采用“距离反比法”、“块模型体积法”等方法与所建立的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保证了本区的块模型的结果的准确性。储量估算结果分别为:Ⅰ-1号矿体,矿石量:581923吨,金属量:394kg;Ⅰ-2号矿体:矿石量:511871吨,金属量:450kg;Ⅱ-1号矿体,矿石量:14219488吨,金属量:13144kg;Ⅲ-1号矿体,矿石量29394吨,金属量:24kg;Ⅲ-2号矿体,矿石量83244吨,金属量21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