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纶微观结构的拉伸力学模型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纶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热性、低温柔顺性以及较高的断裂伸长率与弹性回复率,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消防等领域。由于氨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拉伸作用,需要了解其拉伸过程中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为其安全使用奠定基础。因此,本文构建了氨纶的拉伸力学模型,研究了氨纶的微观结构、性能与模型的联系,并对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氨纶进行安全性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5种不同扩链剂配比的氨纶样品(扩链剂乙二胺与1,2-丙二胺的摩尔比分别为3.4,4.5,6.3,10,21)进行拉伸测试并推导合适的模型对其拉伸曲线进行拟合。通过拉伸曲线可将氨纶的拉伸过程分为弹性形变阶段、低粘弹性形变阶段、高粘弹性形变阶段。弹性形变阶段拉伸曲线近似直线,其应力应变关系可用胡克弹簧来表示;低粘弹性形变阶段拉伸曲线平缓上升,其应力应变关系可用Maxwell模型来表示;随后进入高粘弹性形变阶段,应力随应变的增长幅度逐渐增大,其应力应变关系可用胡克弹簧和非线性粘壶的并联模型来表示。(2)与目前已有的三元件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由Maxwell元件和非线性粘壶并联组成的三元件模型有更高的拟合度,5种扩链剂配比氨纶的拉伸曲线拟合度均大于0.999。随着扩链剂配比增大,模型参数弹性模量与初始粘滞系数增大。对氨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凝胶渗透色谱测试,得出氨纶氢键化、微相分离程度与结晶度随扩链剂配比的变化与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一致。(3)氨纶样品的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扩链剂配比增大,氨纶的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即软段中混入的硬段减少,微相分离程度增大,对应模型中弹性模量和初始粘滞系数的增大。当温度范围在-45℃到-10℃时,储能模量随扩链剂配比的增大而增大,与模型参数弹性模量和初始粘滞系数变化规律一致。氨纶拉伸模型中弹性模量与粘滞系数越大,对应链段有更大的刚性,在应力松弛过程中表现为扩链剂配比越大的氨纶在相同时刻有着更大的应力,且应力松弛率更低。(4)提出一种新模型,描述氨纶拉伸过程中多个结构单元的依次形变。当应力应变达到对应结构单元的门槛值时,该结构单元才会发生拉伸形变,并求出每个结构单元应力应变的门槛值。用1个Maxwell模型与2个Kelvin模型作为3个结构单元,Maxwell模型对应的结构单元在应变1=0时开始发生形变,2个kelvin模型发生形变的应变门槛值分别为2,3。三者串联组成的模型对氨纶拉伸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当<2时,5种氨纶拉伸曲线的拟合度均大于0.99,>2时,拟合度均大于0.999。将每个模型开始发生形变的起始点到拉伸的终止点占整个过程的比例定为粘壶的比例系数,折算出5种氨纶的总粘滞系数,结果表明叠加模型的总粘滞系数随扩链剂配比的增大而增大,与氨纶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一致。(5)针对5种不同扩链剂配比的氨纶,在氨纶作为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时,以拉伸性能为评价指标,应选择扩链剂配比为3.4的氨纶。在使用氨纶制备劳动防护手套时,以抗形变性能为评价指标,应选择扩链剂配比为21的氨纶。在氨纶作为Z-pinch中的自适应纤维使用时,以应力松弛性能为评价指标,应选择扩链剂配比为21的氨纶。
其他文献
随着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塔设备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它们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为气液或液液两相之间提供直接接触的机会,以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目的,常被用于进
门限自回归(TAR)模型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它在自回归(AR)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约束条件,其本质就是对一类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线性逼近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
转捩问题是经典力学所遗留的的“世纪难题”。边界层转捩问题的研究涉及风洞实验、飞行实验、计算算例实验以及稳定性分析实验等四类实验,其中任何一个实验都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因此转捩问题的研究需要很多部门很多团队的配合进行。但是各个团队之间进行实验数据的交换十分不便,影响了转捩问题的研究效率。本文结合转捩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四类实验,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以Python+MySQL+Nginx+Docke
本人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亚纯函数值分布与正规族的一些问题,即涉及亚纯函数亏量关系与亚纯函数族正规性的一些研究.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我们简要介
近几年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急切需要新的替代品缓解现状。抗菌肽具有稳定性好、对人和畜禽动物安全无毒,不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小
乙醛酸(Glyoxylate)是光呼吸乙醇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在体内积累会对植物造成毒害作用。植物体内乙醛酸主要通过光呼吸代谢解毒,但部分乙醛酸可以在乙醛酸还原酶(Glyoxylate reduc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更新换代地速度也更加的频繁,因此以硬件为主的传统通信设备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在此背景下,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技术孕
智能材料是一类可以感知外部刺激变化,对之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出适当响应的材料。形状记忆环氧树脂(Shape memory epoxy,SMEP)作为智能材料的一种,能感知
天环北段奥陶系克里摩里组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重要的勘探领域和目的层系。近年来,多口探井在克里摩里组白云岩段发现良好的气显示以及低产气,但规模有效的白云岩储层的分布不
本课题以一类非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面控制技术和自适应控制方法等理论,考虑系统动态性能与控制品质的关系、系统在拒绝服务攻击下的安全问题和系统协同控制等问题,研究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改进自适应动态面控制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增益递归滑模神经网络自适应动态面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将一种非线性增益函数引入到传统的动态面控制框架中,使得系统能够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