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具多食性、暴食性特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和一些经济作物种植品种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其暴发频率有增加趋势,寄主植物在其种群爆发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焦点。昆虫免疫力的强弱影响个体抵御昆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物侵染的能力,不同寄主植物由于品质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可能影响昆虫免疫及抗病力的强弱,引起种群波动。斜纹夜蛾作为一种典型的鳞翅目昆虫,其高龄幼虫的活动性和成虫的迁飞性均较强,在田间极易发生转换取食的现象。本研究从免疫学角度着手,通过测定寄主及寄主转换对斜纹夜蛾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研究寄主植物在斜纹夜蛾种群动态中的作用,包括:(1)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2)幼虫期寄主转换对斜纹夜蛾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3)亲代不同取食经历对其子代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其中,研究测定的免疫指标包括细胞免疫指标(血细胞数量)和体液免疫指标(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含量、抗菌肽活性),抗病力以不同处理下的斜纹夜蛾幼虫在相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SLNPV))浓度下的死亡率表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的低龄(3龄)和高龄(5龄)幼虫的免疫和抗病力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四种免疫指标强弱与其抗病能力大小相关性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其中,取食四种寄主植物的3龄和5龄幼虫对SLNPV抵抗能力由强到弱顺序为:3龄:甘蓝>白花三叶草>棉花>空心莲子草,5龄:甘蓝=白花三叶草>棉花>空心莲子草。浆血细胞、总血细胞数量及抗菌肽活性与个体抵抗力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酚氧化酶活性与溶菌酶含量与个体抵抗力间无显著相关性。2、相对于空心莲子草,甘蓝和棉花的品质较高,斜纹夜蛾幼虫期在高、低品质的寄主间转换对其5龄幼虫免疫及抗病力均存在显著影响。与幼虫期仅取食高品质或低品质寄主植物的斜纹夜蛾幼虫相比,斜纹夜蛾幼虫期转换取食高、低两种不同品质的寄主植物,其血淋巴内的各免疫因子活性和个体抗病力强弱普遍介于两者之间;斜纹夜蛾高龄幼虫阶段取食的寄主植物的品质对其各免疫因子含量和个体抗病力强弱影响更加显著。3、利用甘蓝和棉花两种寄主植物与空心莲子草的品质差异,控制亲代取食不同品质的寄主,子代取食相同品质的寄主,测定子代低龄(3龄)和高龄(5龄)幼虫的四种免疫指标及抗病能力,研究亲代取食经历对子代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斜纹夜蛾亲代取食不同寄主品质的经历对子代低龄幼虫的免疫及抗病力存在一定影响,但对子代高龄幼虫的免疫和抗病力不存在影响,低龄幼虫的血细胞数量变化趋势与抗病能力强弱变化一致,而与血清中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含量和血清抑菌活性变化趋势表现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