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苏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以兴国县中小学为例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运用问卷调查、体质测试、体力活动监测、数理统计等方法,随机抽取兴国县中小学生通过体质测试以及传感器配合问卷调查日常体力活动情况,了解当地青少年身体活动情况,从而了解兴国县青少年学生的体力活动现状,探讨影响身体活动水平的因素,分析青少年日常活动水平的差异,为提出改善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结果表明:在接受调研的儿童青少年中,周一至周五学习活动参与率均是100%,打篮球等体育活动参与率只有34.1%,在参与的体育活动项目中,以球类、体操类为主,分别占34.1%和31.9%;通过加速度计测量显示周末男生平均步数为8235.02±3941.62步,女生平均步数为8761.36±4463.70步,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儿童青少年工作日平均步数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工作日总步数高于初中和高中生,周末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兴国县儿童青少年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特征为:工作日,双休日均以学习活动为主,静态活动时间多于体育活动,体力活动时间不充足;往返学校体力活动与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为青少年的日常主要活动形式。  (2)造成兴国县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的原因为:随着年级增长,课业负担增大,睡眠时间不充足,儿童青少年没有饱满的精力参与体育锻炼;家庭体育文化氛围,比如父母平日都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活动环境因素影响比如没有合适的锻炼场所。  (3)不同年级的儿童青少年的日常体力活动在工作日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呈下降趋势,静态活动时间增加;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工作日期间无显著性差异,双休日女生体力活动参与高于男生。  (4)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从社会、学校、家庭三者角度出发,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干预教育模式,在操作层面上解决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问题。
其他文献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人才基础,是国家建设的主要生力军,肩负着增强综合国力和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在近期的教育大事件中,修改《高等教育法》可称是一项重量级任务。但要如何修改,学者们众说纷纭,其依据也不尽相同,在这此背景下,本文希通过辟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立法的进程和经
本文旨在通过对广州市中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调查,找出影响开放的因素,并总结已经开放中学的体育设施管理模式,以期为尚未开放的学校提供借鉴,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
一、谈话类节目的空间结构关系国内谈话类节目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主持人在特定空间独自面对观众展开的单口秀,内容多指向纪实性的社会话题、新闻事件、名家名作、历史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