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美红枫(Acer rubrum)树干挺直,材质坚硬,树叶整洁,秋季色彩艳丽,是彩色叶树种最具代表的树种之一,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也是干旱地防护林树种和风景林的重要树种。北美红枫适应性较强,以单排或双排种植,常形成景观大道,色彩缤纷,气势雄伟、壮观,景观效果颇佳。 本文对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引种的5个北美红枫观赏品种进行研究,包括物候特征、叶色呈现、生长特性、在引种栽培区的越冬、越夏表现、抗病虫害能力等,并进行了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以期为北美红枫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原栽培区和拟引种地两地之间气温、降水量、光照时间等引种限制因子的对比,预测拟引品种在引种试验地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北美红枫的原栽培区波特兰市光照充足、年均降雨量较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山东省昌邑市的主要气象条件与原栽培区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冬季、春季降水量少,夏季高温高湿,秋冬两季日照时间短。所以在引种初期需要注意加强管理,特别是冬春两季要加强越冬防寒保护和水分管理,使其逐渐适应昌邑当地的小气候环境。 2.引种的5个品种中,‘酒红’萌芽最早,展叶最早;‘秋石塔’秋叶变色最早,变色期最长。同一品种的物候期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变化,与原产地比较,引进的5个北美红枫品种的物候期均略有变化,但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物候期会基本稳定。 3.通过越冬形态观察研究,5个北美红枫品种的耐寒性差异明显。耐寒性强(Ⅰ)的品种为‘秋火焰’,耐寒性较强(Ⅱ)的品种为‘酒红’、‘秋石塔’、‘秋烈焰’,耐寒性中等(Ⅲ)的品种为‘夏日红’,耐寒性强弱顺序为:‘秋火焰’>‘酒红’>‘秋石塔’>‘秋烈焰’>‘夏日红’。 4.经过夏季实际观察记录,引进的5个北美红枫品种中,‘秋石塔’、‘秋烈焰’、‘夏日红’3个品种生长正常,长势良好;‘秋火焰’有少量新叶叶缘发生焦边,‘酒红’少量叶片焦缩。5个北美红枫品种的耐热性差异明显,耐热性强(Ⅰ)的品种为‘夏日红’,耐热性较强(Ⅱ)的品种为‘秋烈焰’、‘秋石塔’,耐热性中等(Ⅲ)的品种为‘酒红’、‘秋火焰’。5个品种的耐热性强弱顺序为:‘夏日红’>‘秋烈焰’>‘秋石塔’>‘酒红’>‘秋火焰’。 5.所引种的5个北美红枫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只发现少量病虫害种类,主要有斑衣蜡蝉、黄刺蛾、星天牛等虫害;正常情况下,病害不多,但在植株密度较大、阴湿、通风透光条件不好时病害较为严重。经观察发现,不同品种抗病虫害能力有差异,抗病虫害能力强(Ⅰ)的品种是‘秋石塔’;抗病虫害能力较强(Ⅱ)的品种有‘酒红’、‘秋烈焰’;抗病虫害能力中等(Ⅲ)的品种有‘夏日红’、‘秋火焰’。5个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强弱顺序为:‘秋石塔’>‘秋烈焰’>‘酒红’>‘秋火焰’>‘夏日红’。 6.不同基质对嫩枝扦插成活率有影响,5个品种均在珍珠岩基质中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所引种的5个北美红枫品种的嫩枝扦插成活率差异明显,在70.62%-88.05%之间,‘酒红’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8.05%,‘秋石塔’的扦插成活率最低,为7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