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作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直接反映了湿地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杭州湾南岸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是我国滨海湿地的南北过渡带,地理位置显要,在提供旅游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杭州湾南岸湿地昆虫多样性还不曾有研究。为此,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杭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对该湿地昆虫多样性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了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并对昆虫群落结构与植被、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和昆虫对湿地生境的指示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监测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本研究笔者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每月利用网捕法和陷阱法采集了围垦湿地昆虫样本,利用网捕法采集自然滩涂湿地、新生沙洲湿地和试验林内昆虫样本。共采集到昆虫68511头,经鉴定隶属于12目94科356种,共筛选出日本蚱、广屁步甲等25种昆虫用来指示杭州湾南岸湿地四种生境。研究结果表明:
(1)杭州湾南岸湿地昆虫群落组成丰富,优势类群为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群落的季节性波动很大,成虫物种数往往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丰富度指数一般都是夏季或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往往以春季或者冬季较高。
(2)四种生境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已围垦湿地>试验林>自然滩涂湿地>新生沙洲湿地;优势度指数为自然滩涂湿地最高,已围垦湿地最低。
(3)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自然滩涂湿地和新生沙洲湿地昆虫群落相似,已围垦湿地与试验林昆虫群落相似性较高。
(4)对优势昆虫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进行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湿地优势昆虫群落多样性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土壤含盐量、含磷量和植被盖度对其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