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政策的实施情况及优化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溪是乌龙茶之乡,是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该地茶叶名扬海内外。茶叶生产是安溪县国民经济的命脉,全县80%左右的人口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以此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安溪以茶产业为主导,茶叶质量是否达标与安溪经济能否实现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安溪茶叶质量受到农药残留、生产加工条件、假冒伪劣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茶叶价格下跌、出口量减少、销售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安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解决此问题,全面提升安溪茶叶质量,安溪县各级政府和茶叶经营主体高度重视,政府制定出台了诸多茶叶质量安全的提升政策,如建造生态茶园、构建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广禁止使用压茶机和除草剂专项工作等措施。然而,茶叶质量安全提升措施在帮助或督促茶农、茶商、茶叶企业等茶叶经营主体提升茶叶质量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或者说茶叶经营主体对政府制定的政策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执行怠慢等状况,没有达到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要从根本上推进政策实施,提升茶叶品质,就要全面掌握经营主体对政府所实施的茶叶质量安全提升措施的评价和执行情况,并探索这些经营主体对茶叶质量安全政策做出策略性反应或评价不高的背后根源。但目前关注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提升策略的研究者居多,而从经营主体出发考察茶叶质量安全措施的评价执行情况的研究者不多,从茶叶经营主体角度探索对政策评价不高执行不力背后原因的学者更少,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茶叶经营主体调查访谈,充分收集和掌握各环节茶叶经营主体对茶叶质量安全政策本身、政策实施过程、政策实施方式的评价,以及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政策改进的建议等各方面的信息,直观呈现茶叶经营主体对政策的评价与反应策略,初步了解了相关政策实施执行情况,探索并分析了背后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政策提出一些优化性建议。一方面丰富了茶叶质量安全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为安溪县等茶叶主产区政府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处理器实验课程改革,从实验改革的内容、实验条件、实验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整个实验基于Modelsim和FPGA平台进行设计,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主要内容,与MIPS处理器
锑(Sb)是一个有潜在毒性和致癌性的类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与砷(As)相似。自然过程及人类活动引起的锑污染已经较为广泛地存在于水体和土壤环境中。近年来,多道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引入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笔者就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