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女性恶性肿瘤死因中,乳腺癌的死因已上升至第一位,而乳腺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外显子测序技术是一种快捷、经济、高效的寻找疾病致病病因及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方法,本实验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对乳腺癌转移与基因杂合性缺失相关关系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和结果: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同一个乳腺癌患者的原发肿瘤、转移瘤及血液标本进行外显子组分析,每个样本各获得约2.8Gbp原始数据,不同样本目标区域测序深度在56-62×,平均测序深度为60×,目标区域覆盖率达87%以上,均达到测序的要求。将原始数据通过hg19、NCBIbuild37进行比对,剔除已知的突变,得到新的数据库,我们发现原发肿瘤共有41个基因出现杂合性缺失,而转移瘤共有551个基因出现杂合性缺失。通过PUBMED等数据库查询这些基因的功能,其中在转移灶中发现5个基因与细胞分化增殖有关,8个基因与细胞粘附、运动有关,5个基因与细胞凋亡有关,10个基因与肿瘤形成有关,12个基因与肿瘤转移有关,10个基因是文献报道的候选抑癌基因。同时,实验还发现了文献报道的转移相关区域3p21.3、13q12–13、16q22-23,并对实验中这三个区域的出现杂合性缺失的基因进行讨论,发现这些基因的杂合性缺失与乳腺癌的转移可能有关,实验中还发现锌指基因家族和MMPs家族的杂合性缺失亦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 结论:(1)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血液、原发肿瘤和转移瘤的DNA质量、浓度和纯度均符合外显子测序的要求;(2)从该实验中可以看出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在转移瘤中的发生率较原发肿瘤高;(3)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可以发现其他杂合性缺失检测方法发现的区域,同时还可以发现其他方法没有发现的区域;(4)从总体来看,杂合性缺失涉及的基因最多的是19号染色体,其次是14号染色体、3号染色体和11号染色体;(5)从个体来看,杂合性缺失在各染色体中,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1p36、2q37、3q21、5q21、6q21、8p23、9p13、10p24、11q23、13q14、14q32、16q22、19p13、19q13、22q11。(6)实验发现3p21.3(BM5、SEMA3F、ALS2CL)、13q12–13(NBEA、ELF1)、16q22-23(CDH3、ELMO3)三个区域及该区域的一些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7)锌指基因家族和MMPs家族可能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中起重要作用。(8)我们的结果初步表明了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杂合性缺失的研究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