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环境下网络红人现象所带来的价值观冲击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个性心理、价值取向等,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网络红人现象所带来的网络文化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某些道德品质,但同时也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社会是一种‘远离传统’的全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在校大学生群体是其最积极的使用者和最热心的参与者。①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这也是全文的“魂”之所在。本文选题新、研究视角新,以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了伦理学、传媒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理论创新。首先,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通过广泛的基础研究,对网络红人现象和价值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界定,阐述了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其次是通过对网络红人现象的含义与特征分析,揭示了我国价值观多元化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网络红人现象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为本课题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再次,通过对自制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描述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根据现状及特征从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分析了形成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使本课题研究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实践基础上。最后,分别从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上回答了建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对策,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治低俗文化、建设高校网络文化体系、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导向作用、加强道德榜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行艰苦奋斗优良精神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培养理性的婚恋价值观;加强审美价值观教育、弘扬高雅健康的审美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加强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培养正确的成才观、培养理性的就业观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