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城镇化率稳步提高,乡-城转移人口不断增多,乡-城转移人口在城市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乡-城转移人口从个体迁移变为举家搬迁,从临时务工变为长期定居,城市社会中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不断增多,基数庞大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初步构建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指标体系,提出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假设,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研究数据。经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把社会融入的多个测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降维处理。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归纳出郫都区农民工随迁子女以下特征:一是年龄趋小化、在蓉长期化;二是身份认同度较高,仍存在歧视知觉;三是父母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四是农民工随迁子女主要在公办学校就读。本文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贡献率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构建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综合评分模型。经验证,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维度包括教育融入、社会交往融入和身份认同,三者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6.987%、20.085%和17.217%。接着,本文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三个层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户籍所在地、社会适应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在校成绩及表现是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显著因素。基于研究结果,为促进成都市郫都区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保障教育公平,做好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二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三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强家校沟通;四是鼓励社会支持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