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成立的20年,亦是舞狮运动日渐竞技化的20年。当下,西方竞技项目的不断涌入以及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均使舞狮运动朝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训练方法和手段日益科学、先进,难度动作逐渐加大,对舞狮运动员相应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专项技术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显得较为困难。鉴于此,通过提高狮头、狮尾运动员间的配合能力,进而表现为专项竞技能力,尤为关键。对北狮运动中狮头、狮尾间的配合能力进行研究,既是舞狮项目理论建设的需要,亦是提高北狮运动竞技水平的努力尝试。为探讨北狮运动中影响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因素结构,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一项包含三部分的连续性研究。研究一:对开放式问卷获得的语言描述进行筛选、归纳等,结合舞狮运动实践获得初始问卷。发放并回收,对回收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影响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4个因素,形成正式问卷。研究二:构建“影响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因素结构”理论假设模型,发放研究一形成的正式问卷,获取数据,检验所建立模型与获取数据的适配度,验证研究假设。研究三:对不同位置、不同运动成绩、不同年龄的北狮运动员进行了方差检验,检验影响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因素是否存在位置、运动成绩、年龄的差异,继而提出舞狮训练工作的建议。结论:1.北狮运动中影响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因素有4个,分别是身体形态、专项技术、外部环境、性格特征,其中性格特征是影响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得最重要因素。2.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的1阶4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与调查数据成功拟合,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北狮运动中影响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因素不存在位置(狮头、狮尾)差异。4.北狮运动员双方的性格特征对于不同运动成绩运动员而言,对于双方配合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随着北狮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性格特征对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影响逐渐变大。5.与20岁以下的北狮运动员相比,20岁以上的北狮运动员随年龄的增加,身体形态和外部环境因素对狮头、狮尾间配合能力的影响逐渐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