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行政制度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改革和创新行政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和创新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知识源泉就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反思。对抗战时期党领导创设的陕甘宁边区行政制度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综合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党领导创建的陕甘宁边区行政制度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阐析、挖掘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的主旨思想和现实价值,总结和评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观点。第二章对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论述和分析边区政府的演变过程、性质与特点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为研究边区地方行政制度创设了宏观背景。同时也指出了边区行政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指出了行政权力在“两权半”公共权力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下几章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勾勒和论析了边区的行政区划。指出边区行政区划一方面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随着战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结出了边区行政区划实行的是三级两辅制层级结构,还分析出边区行政区划具有分级管理制度、类型多元化、精简和便民的改革原则等特点。第四章阐述了边区的行政组织与行政职能。边区行政组织具有双重属性,既隶属于中华民国行政组织体系,又具有自身独立特色,既借鉴了国民政府地方行政制度的合理成分,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苏维埃时期地方行政组织的创设原则。由于边区政府既是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性质的政府,又是新民主主义的政府,其行政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第五章研究了边区的行政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两个部分,即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实际运行关系,以及决策一执行一监督过程等。第六章客观地评析了边区行政制度的创设水平和实际绩效,并总结了一些对当今我国行政制度建设有价值的经验与启示。结语部分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行政制度的五个结构要素及其价值功能进行了概括,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失业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牵动着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它不仅可以瓦解社会秩序,还可能动摇国家的统治基础。而战后的上海,失业问题尤为严重,首先因为其战前
介绍了承重型横孔连锁混凝土砌块的技术特点,该砌块具有抗压强度高、砌筑效率高、保温隔热性能好、技术要求低等优点,适用于在村镇地区的建筑中应用,承重型横孔连锁混凝土砌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对内的统治十分脆弱。为此,南京国民政府除了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目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威胁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应用软件及网络传输中,已经深入到操作系统层甚至是固件层,基于固件层的攻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