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吡咯环衍生物抗肿瘤药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理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_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U11248是一种多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阻断肿瘤的血供的功能。本文以SU11248为基础,通过对其分子中吡咯环上的官能团进行修饰来合成一系列SU11248的衍生物,以期望在药物活性上取得突破。SU11248衍生物的合成分为二胺,吲哚酮,吡咯环三部分。 通过筛选,我们以四元杂环作为二胺。以1-二苯甲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为原料经过对甲苯磺酰氯取代,叠氮化反应,还原反应来合成1-二苯甲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同样方法合成出卜叔丁氧羰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又以1-二苯甲基-3-羟基氮杂环丁烷为原料经过氧化反应,氰基化反应,还原反应来合成1-二苯甲基-3-羟基-3-氨甲基氮杂环丁烷。 以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与水合氯醛及盐酸羟胺作用生成对氟异亚硝基乙酰苯胺,然后在浓硫酸作用下进行环合形成化合物5-氟靛红,最后经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得到5-氟-吲哚-2-酮,总收率66%。 吡咯环的合成,探索出两种合成方法。一种方法是以乙酰乙酸叔丁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过克诺尔环合、脱Boc、Vilsmeier甲酰化、水解反应制备。另一种方法以乙酰乙酸乙烯酯为原料,经过溴化加成,再与乙酰乙酸乙酯环合得到吡咯环,然后进一步经过vilsmeier甲酰化、水解反应合成相应的吡咯结构。得到的吡咯环与不同的胺类进行缩合,然后与5-氟-吲哚-2-酮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一系列SU11248的衍生物。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用氢谱、质谱等手段进行表征。
其他文献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元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状多糖,具有良好生物亲和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不仅如此,直链淀粉在水溶液中还能形成α-螺旋链结构,利用这种特殊的螺旋链
本研究合成了小粒径丁苯胶乳(d<110nm),采用胶乳附聚法将小粒径丁苯胶乳附聚制得大粒径丁苯胶乳(d>200nm),由实验结果得知:乳化剂的用量和加入方式对胶乳有很大的影响,乳化剂的用量
四氮杂大环配合物在结构上可以看作卟吩环的简单化,而含有卟吩环结构的生物酶分子(氧化还原酶)在生命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四氮杂大环配合物催化的振荡反应对于揭
本文研究了塑料基体、偶联剂、润滑剂以及加工历史对聚酰胺(PA)粘结磁体性能的影响。首先,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粘结磁体,然后利用磁滞回线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