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认识论与物理学基础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reesky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通常存在两个流行的意见:一个说法是,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划分为准则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三个部分;另一个说法则是关于伊壁鸠鲁的三个部分的关系:学者们通常认为,准则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而准则学和物理学又构成了伦理学的基础。然而,我们经过相关文本的批判性审查,就会发现这两个说法本身隐含着丰富的哲学史内涵,需要作进一步的澄清。事实上,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伊壁鸠鲁哲学既被看成是一种“二分”的哲学体系,又被看成是一种“三分”的体系,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哲学“二分”和哲学“三分”,即对伊壁鸠鲁的哲学划分或者分类做出一个整体性解释,是哲学史上一个还没有被解决的难题,甚至在此之前也没有得到多少的关注。与此同时,准则学和物理学对于伦理学所起到的“基础”意义从来没有得到过系统的澄清和阐发,因而相关说法也就缺少古代文本的直接支撑。这两个未经批判性审查的流行看法,一直以来给伊壁鸠鲁哲学蒙上了一层晦暗不明的面纱。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两个理论的后果,就是我们无法用一种整体的视角去看待伊壁鸠鲁哲学,即不能关于三个部分的关系给出一种融贯和系统的阐释。相应地,根据传统的解释,我们很难对伊壁鸠鲁哲学在哲学史的特殊地位给予应有的说明。为了解决这两个希腊哲学史上的难题,我将试图给出伊壁鸠鲁的体系的一个原创性的阐释。这也是第二章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将首先考察关于伊壁鸠鲁(派)的哲学分类的相关文本,进而说明,以往的哲学史在哲学分类问题上区分伊壁鸠鲁和后来的伊壁鸠鲁派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然后,我将会论证,在古代学者那里,伊壁鸠鲁的体系的“三分”是基于柏拉图-斯多亚的划分标准,因为他们把逻辑学和辩证法单独列为一部分,并且又把伊壁鸠鲁的准则学当成是逻辑学的一种。但是,伊壁鸠鲁本人对于逻辑学的拒斥,导致了他的哲学依据柏拉图-斯多亚的划分标准,只能是“二分”的。然而,有趣的是,伊壁鸠鲁区分了哲学的三个研究阶段,这三个研究阶段对应着三门哲学的学问,因而,在分类而不是划分的意义上,他的哲学也可以被看成是“三分的”。我们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证据,说明当时的哲学家们对于分类和划分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的。正是划分和分类作为两种标准,造成了关于伊壁鸠鲁体系的不同说法。最终,通过这个阐释,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分类问题的古代文献可以被很好地融贯起来。基于我对伊壁鸠鲁体系的阐释,我将在第三章说明伊壁鸠鲁的准则学和物理学并置的意义。我将从希腊认识论的宏大背景出发,在第一节论证伊壁鸠鲁将准则学和物理学并置针对的,正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所包含或隐藏的怀疑主义。为此,我将考察德谟克利特关于认识论的看法,力图说明德谟克利特的理论会导致感觉的完全怀疑论或者感觉的不可靠论,而这两种观点都是伊壁鸠鲁所竭力避免的。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伊壁鸠鲁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但是伊壁鸠鲁和后来的伊壁鸠鲁派仍然对德谟克利特哲学有着很高的评价。此外,我在第二节会讨论伊壁鸠鲁的基本原则和确切知识的关系,说明基本原则的理解、阐释和应用是一个统一的动态过程。第三节则是关于元素,虽然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对此都有论述,但是我也会证明伊壁鸠鲁和他的前人德谟克利特的不同之处:伊壁鸠鲁关于元素的说法完全是在他的基本原则上推论出来的,而基本原则的论证又和标准息息相关;德谟克利特的元素更多的是为了回应埃利亚学派在形而上学关于“一”和“多”的说法。通过相关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伊壁鸠鲁不仅提出了标准和元素的问题(这点是受德谟克利特影响)和自然哲学的十二条基本原则,而且他的自然哲学是完全建立在他的基本原则之上的。于是,准则学和物理学的并置意义既从不同的原子论者那里,也从伊壁鸠鲁的哲学内部得到了印证。我在第四章将会谈论伊壁鸠鲁的认识论和物理学对于伦理学所起到的奠基性作用。我们通过考察希腊哲学史会发现这种奠基性作用很可能是伊壁鸠鲁的独创。第一节,我将阐述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或者物理学跟伦理学之间基本没有联系,一方面,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的必然性和伦理学存在不可调和的张力,另一方面,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比如他的行动标准)无法导向他的伦理学目的;第二节,我将阐述居勒尼学派对于认识论和物理学的基础作用的否认;而在第三节,我将说明伊壁鸠鲁伦理学要解决的四个支柱性问题及其回答都是奠基在伊壁鸠鲁的认识论和物理学之上的,其中我重构了伊壁鸠鲁的快乐作为目的的论证,指出在这个论证中,最为基础的我们内在的原始欲望。事实上,无论是诸神的观念,还是欲望的限度,其最终阐明都和古希腊人关于自然的观念密不可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引擎。在这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中,文化产业内出现了一股并购热潮,其中衍生出了明显高估价和高溢价的现象。本文基于文化产业目前的并购现状,以A公司并购B公司为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文化产业特征、标的企业并购前绩效、并购协同效应、竞争博弈等四个角度分析了文化企业并购高溢价现象的产生原因,然后通过市场表现及财务状况两个方面
本文主要对几类微分包含问题的可解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有:第1章,简单的给出了研究微分包含问题所需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工具定理等.第2章,运用集值映射的Leray-Schauder原理
目的构建毕氏酵母表达载体pPIC9K/Ang-1,并进行体外表达研究。方法从PGEM-T/Ang-1载体中切取目的片段Ang-1,利用定向克隆到毕氏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测序正确后,pPIC9K/Ang-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高能源利用率或者开发新能源已迫在眉睫。单螺杆膨胀机系统以转速低、膨胀比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认为
一体化空间外差干涉仪在空载遥感科学应用中具有重大优势。它可以提供较高的光谱分辨力和较大的光通量,同时具有小而紧凑的体积,并且一体化没有移动部件的构造使得它具有极强
目的观察郑氏头痛方治疗经行头痛(肝火旺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郑氏头痛方口服,对照组予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
为了利用深度学习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多目标识别以及多种故障的检测,以Faster RCNN(faster regions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eatures)网络为算法框架进行无人机图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肿瘤引起的死亡原因中占第三位,严重危害全球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临
苏童的小说中人物的命名和语言的古典意蕴都有共同性。他常用"绳"和"鱼"作为一种人物的符号,展现人与人之间神秘诡谲的延续和继承。此外,苏童笔下的死亡常与河水有着密切的关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组织自治不断焕发生机,尤其在我国高校以行政为主导的大背景下,更应逐步深化和实践。文章就我国高校学生组织自治的现状进行梳理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