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科腹部术后患者由于麻醉、腹膜刺激、术中操作对胃肠的牵拉、术后腹腔内少量渗血渗液及手术本身的创伤、水电解质失衡、胃肠激素调节紊乱等都不同程度抑制了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而且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痛阈低,对疾病的反应往往更为强烈,术后常害怕疼痛而不敢翻身及下床活动,因此常常出现腹胀腹痛、纳呆、恶心呕吐,甚或盆腹腔粘连、肠梗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中西医对腹部术后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各有优势。但西医治疗往往是在术后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后才对症用药,相对于西医,中医对腹部术后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的内外治手段较多,疗效较好,而且中医药可主动干预,预防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随着妇科手术日益增多,在围手术期发挥中医药优势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1.文献研究中医认为相对于传统的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腹部手术创伤是一较新的现代致病因素,有自身的病理特点,其病机多与气滞血瘀、脾失健运、腑气不通、升降失调有关;治则以通腑泻热、行气散结、活血祛瘀、健脾和胃等为主。治法有中药口服、保留灌肠、针灸治疗等。而我们认为对择期手术的病人来说,脾失健运是关键的病机,治疗应以运脾化湿、行气消胀为法。西医学认为,腹部术后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剖关系的改变,部分的神经支配被阻断,以及胃肠神经激素调节紊乱等是造成较持续性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多集中在腹部术后胃肠运动与胃肠激素水平的关系。胃动素(MTL)是一种对胃肠道运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的肽类激素,能促进胃十二指肠等空腔脏器的收缩,形成消化间期和禁食期的移行性运动综合波(migrating motility complex,MMC)的Ⅲ相,并加快胃排空。相关的研究表明,手术后MTL水平的下降是导致胃肠道抑制的重要原因。胰高血糖素(GLU)为2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能使血糖增高,并受低血糖的负反馈调节,抑制胃泌素和组胺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使食管—胃括约肌、胃、小肠运动及胆囊收缩减弱。GLU对胃肠蠕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临床研究运脾饮由苍术、枳实、厚朴、藿香各12g,丹参、黄芪各15g,陈皮6g组成,具有健脾除湿、行气消胀的作用,是以张玉珍教授为首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医生集体研究,我科长期用于治疗腹部术后患者的经验方。前期研究观察了中药制剂运脾饮对妇科腹部术后病人的疗效,对术后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舌苔等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运脾饮确能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较好较快地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但目前对该方治疗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运脾饮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胃肠激素MTL和GLU的影响。所有病例均来自2006年10月—2007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选择拟行腹部手术者,麻醉方式为硬外麻、或硬腰联合麻、或全麻,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或恶心呕吐、纳呆、舌苔厚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中医辨证为脾虚湿困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0—68岁,平均(42.18±9.97)岁,麻醉时间平均(2.96±0.73)小时,手术时间平均(1.81±0.49)小时;对照组年龄18—66岁,平均(39.70±14.06)岁,麻醉时间平均(3.01±0.94)小时,手术时间平均(1.97±0.64)小时。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种、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时间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采用术后常规处理方法,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服运脾饮,每次100ml,每天2次,连服3天;对照组术后3天内服等量的温开水。观察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体温、舌象、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且于术前、术后第1天早晨(治疗组未服中药干预)及术后第4天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MTL和GLU水平。所有数据均用SPSS1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3.结果(1)治疗后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达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9.7%.两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治疗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或排便、起床和进食的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提早(P<0.05)。(3)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天均出现MTL明显下降(P<0.05),GLU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4天,治疗组患者MTL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GLU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4天的MTL和GLU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结论(1)本研究再次证明了以运脾除湿、行气消胀立法的运脾饮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缩短术后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减少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2)本研究证实了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出现MTL含量降低,GLU含量升高的变化,运脾饮能增加术后患者的MTL,降低GLU水平,从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3)本研究表明,增加术后患者MTL的浓度,促进胃十二指肠等空腔脏器的收缩,形成MMC的Ⅲ相,并加快胃排空;同时降GLU的水平,解除该激素对胃肠道蠕动的抑制作用,增加胃酸的分泌,促进胃、小肠运动及胆囊收缩,可能是运脾饮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理之一。运脾饮是否还通过其他机制防治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