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之后,会导致运动功能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持续,膝关节周围肌群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会相应降低。本文则将全身振动训练(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T)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研究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平衡能力和等速肌力的影响效果,为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24例,男女不限,实验进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例。实验从术后第9周开始进行,对照组进行静蹲训练8周,每周锻炼3次,每次30min(每组持续20s,休息10s,共60组),和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实验组在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附加全身振动训练,具体训练方法:振动频率选择低频30Hz,振动幅度为3mm,训练8周,每周锻炼3次,每次30min(每组持续20s,休息10s,共60组)。在训练前、训练后4周、训练后8周分别测试平衡能力(LOST、DC、SI、APSI、MLSI)、膝关节等速肌力(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比值、肌肉耐力)。本文将运用8周WBV训练方式分析WBV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平衡能力和膝关节等速肌力的影响。结果:1.平衡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下所示:平衡能力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WBV训练后8周,姿态稳定极限测试完成时间、健侧SI和患侧SI、患侧A/P、健侧M/L和患侧M/L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方向控制能力与训练前相比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训练后8周姿态稳定极限测试完成时间、健侧SI和患侧SI、健侧M/L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方向控制能力与训练前相比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2.患侧膝关节等速肌力增加显著,如下所示:膝关节等速肌力组内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WBV训练后8周,膝关节健侧伸肌峰力矩、患侧伸肌峰力矩、患侧屈肌峰力矩、屈/伸比、患侧屈肌疲劳指数、健侧屈肌疲劳指数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膝关节患侧伸肌疲劳指数与训练前相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训练后8周,膝关节健侧屈肌峰力矩、健侧伸肌疲劳指数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膝关节等速肌力组间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WBV训练后8周患侧屈肌峰力矩、患侧伸肌峰力矩、患侧伸肌疲劳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平衡能力中姿势稳定极限测试时间、平均方向控制能力、健侧SI和患侧SI、健侧M/L、患侧M/L均有促进作用。同时等速肌力参数中膝关节健侧伸肌峰力矩、患侧伸肌峰力矩、患侧屈肌峰力矩;屈/伸比;患侧屈肌、健侧屈肌疲劳指数变化,在提高患侧膝关节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方面,全身振动训练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因此全身振动训练可以作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的一种辅助康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