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试验以大鼠H4-ⅡE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含有不同浓度乙醇之细胞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观察乙醇对H4-ⅡE细胞PPAR-α、AMPK-α1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1、大鼠H4-ⅡE细胞以适量浓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4500mg/L D-葡萄糖、584mg/L L-谷氨酰胺、3700mg/L Na2CO3、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ml,pH值7.0~7.4。)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每3~5日传代1次,视细胞密度及后续操作需求以1:4~1:12比例传代。分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上述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乙醇并调定浓度至0.5mol/L、1.0mol/L、1.5mol/L。在培养12小时末进行凋亡检测,在培养12h、24h、48h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2、应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PARα、AMPKα1在各组细胞内的表达;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 结果:1、形态学:①倒置显微镜:对照组细胞为梭形,排列密集,体积较大,正常贴壁,胞膜完整,胞质丰富,饱满透亮,分布均匀,核仁大小不一,可见核分裂相;乙醇组细胞数量减少明显,部分明显变圆,凋亡明显增多。②HE染色:对照组细胞呈梭形,细胞排列致密,细胞之间空隙少,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胞核染色明显,胞核中可见多个核仁,可有核分裂相;乙醇组细胞排列明显疏松,部分细胞明显变圆,胞浆浓缩,视野中凋亡细胞、颗粒明显比对照组低浓度乙醇组增多。2、流式细胞术:乙醇干预组H4-ⅡE细胞正常活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减少(P<0.05),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多(P<0.05),晚期凋亡细胞及死亡细胞比例增多(P<0.05)。3、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对照组:使用 FITC滤镜(蓝光)观察,极少数细胞可见红色荧光,使用Rhodamine滤镜(绿光)观察,少数细胞可见绿色荧光;乙醇组细胞:使用FITC滤镜观察,可见较多红色荧光,使用Rhodamine滤镜观察,可见较多绿色荧光,视野中细胞皱缩明显,可见较多细胞碎片。4、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对照组细胞呈梭形,大多数细胞呈无色透明,个别细胞胞核呈蓝色;乙醇组细胞排列明显疏松,部分细胞明显变圆,胞核被染色之细胞数量较低浓度乙醇组明显增多(P<0.05)。5、免疫组化染色:①乙醇对大鼠H4-ⅡE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5M乙醇处理12h后 H4-ⅡE细胞 PPAR-α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其他乙醇组 H4-ⅡE细胞 PPAR-α表达明显减少(P<0.05);②乙醇对大鼠 H4-ⅡE细胞 AMPK-α1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5M乙醇处理12h后H4-ⅡE细胞AMPK-α1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其他乙醇组 H4-ⅡE细胞 AMPK-α1表达明显减少(P<0.05)。 结论:1、乙醇减少肝细胞PPAR-α的表达;2、乙醇减少肝细胞AMPKα1的表达;3、乙醇诱导肝细胞凋亡与PPAR-α的表达下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