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会计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应用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an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8年中国第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至今,中国已先后成立了东方、华融、长城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解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信贷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率高、亏损面大的问题.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tes Management Corporation)的成立立即在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界专家、学者对AMC成立的必要性及其动作方式的可行性各抒己见,引发了一场争论.尤其是对于AMC成立的必要性、存在的利弊、经营成果的评价和成败的界定,许多专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但是在以往的讨论中,往往以定性的阐述居多,而缺乏定量的分析.在这里,笔者愿尝试该文从增值会计的角度,以增值额为切入点,就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从"量"的方面给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成败的办定标准.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创业者特质都被认为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创业者特质进行诠释。从 Schumpeter(1934)提出创业的概念,并且以不同的个人特点和
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方式。虽然我国产学研在政府的引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成效不足,真正能够实现市场化的科研成果不足10%,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导致我国产学研合作整体成效低下的因素有很多,交易成本过高即为其中之一。产学研合作交易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意愿以及合作绩效,而信息披露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信息披露来源于公
当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开始使用内部控制制度,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成为面对竞争压力、预防风险、达到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鉴于国内客观经济环境下,公司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