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江苏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和电源建设规划,江苏电网在2008年前,缺电比较严重,为缓解“十一五”期间发电装机紧缺的局面,满足江苏电网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江苏电网正在抓紧开工建设一批发电项目。本项研究选用了利港电厂三期等送出工程项目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区域火电厂所采用的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机组的环境影响分析、以及长距离线路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研究电力资源开发的选址及路径选择的合理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电磁及声环境所产生的干扰,并且进行了相关的评价,结论如下:(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1)站址:类比监测结果表明,变电所围墙外的电磁场分布主要取决于进出线的分布情况及架线情况,案例工程投运后,站区围墙外20m处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值小于55dB(0.5MHz),符合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对站区外环境敏感点没有影响。2)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感应强度:经调查及测量,线路沿线有少量居民房建有作晒台用的二层平台(7.5m)。经理论计算,居民楼2层平台满足4kV/m的达标,导线架线高度均为21m,即在边导线外5m范围内如有人员经常活动的屋顶平台,不能达到架线高度应采取架设屏蔽线或其他防护措施。3)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根据理论计算结果,本工程500kV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在边导线投影20m距离处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值最大为30.4dB(14m线高,频率为0.5MHz),符合国家规定的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同时随横向距离的增大逐渐衰减,至100m处对环境的影响已很小。(2)声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500kV输电线路走廊下的可听噪声值较小。晴天时,线下人耳基本不能感觉到线路运行噪声,测量值基本和环境背景值相当;即使在阴雨天条件下,由于500kV输电线经过居民区时架线高度较高,其影响值也小于45 dB(A)。线路投运后,其线下声学环境可以维持在现状水平,完全可以满足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1类区标准。(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案例项目的站址目前除有部分农作物外,无天然原始植被,也没有发现需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输电线路需建双回路杆塔约843基,线路塔基需永久占用约30.54hm~2土地,该部分土地主要为农业用地和河网,施工结束后,项目占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军进行固化、绿化。(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拟建站址和输电线路沿线总体无线电干扰背景值较好。无线电干扰背景监测结果显示,除两个测点受频率接近的无线电广播信号影响超标外,其他所有监测值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站址及输电线路沿线声学环境质量较好,除部分测点距公路较近,受交通噪声影响外,其他测点均可以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