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证实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细胞中LSD1促进β-catenin在胞质中堆积,证实LSD1通过激活Wnt通路,从而引起NB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为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及实验支持。方法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LSD1在NB细胞株SH-SY5Y细胞、人上皮细胞、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的表达。将NB细胞株SH-SY5Y细胞分为三组:A组为LSD1过表达组,转染LSD1慢病毒载体组,SH-SY5Y细胞内LSD1表达上调;B组对照组为转染空载质粒,SH-SY5Y细胞中的LSD1与β-catenin的表达量未受到干扰;C为LSD1干扰组,本组SH-SY5Y细胞内的LSD1活性被反苯环丙胺抑制剂(TCP)抑制。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分别检测三组细胞中LSD1的表达情况及慢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三组细胞中LSD1及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表达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SH-SY5Y细胞中调控LSD1表达后β-catenin的变化。结果人上皮细胞、大鼠神经元细胞、SH-SY5Y细胞中LSD1的表达有显著区别,人上皮细胞、大鼠神经元细胞、SH-SY5Y细胞三者Western Blot的灰度值分别为133.87±10.54;135.00±12.48;192.00±13.23,三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lsd1稳转细胞株前后,SH-SY5Y细胞表达LSD1量有变化,通过qPCR对SH-SY5Y细胞株中的lsd1的相对量进行检测,A组、B组C组qPCR的阈值循环数分别为13.216±0.137、17.330±1.166、22.003±0.320三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B组、C组LSD1的灰度值为131.42±11.45、236.82±13.94、105.58±12.5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β-catenin的表达灰度值为137.82±10.99、218.53±13.22、118.58±12.6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控LSD1表达后,SH-SY5Y细胞中β-catenin在胞质中的堆积量明显变化,LSD1表达上下调控后,β-catenin在胞质中的堆积量随之上下变化。(不同组间数据相关性检验r=0.99,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A组免疫组化染色,胞质为棕色,表明β-catenin在胞质中大量堆积;B免疫组化染色,胞质为浅棕色,表明有一定量的β-catenin在胞质中堆积,但堆积量量不如LSD1高表达组明显;C组胞质不着色,表明β-catenin在胞质中的堆积量较少。结论在NB细胞株SH-SY5Y细胞中,LSD1的表达上调,初步实验表明,在NB细胞中LSD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神经元细胞及上皮细胞要高;进一步推测其生物学活性,在NB细胞中β-catenin在胞质中的堆积量与LSD1表达量呈正相关。β-catenin蛋白是Wnt通路的关键因子,LSD1通过增加β-catenin在胞质中的堆积量进而激活Wnt通路从而影响NB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意义本实验成功构建了lsd1稳转的NB细胞株,可供下一步实验继续使用。证实了在NB细胞SH-SY5Y细胞株中,LSD1高表达,并且经过验证其生物学活性,得知在NB细胞SH-SY5Y细胞株中β-catenin在胞质中的堆积量与LSD1的表达的呈正相关。推测出LSD1通过上调β-catenin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影响NB的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