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乙酰基-11-酮-β-乳香酸(AKBA)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AKBA给药组,每组8只。AKBA低剂量组给予50mg/kg的AKBA,中剂量组给予100mg/kg的AKBA,高剂量组给予200 mg/kg的AKBA。每24h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200 mg/kg的生理盐水。在第5次给药后30min,给予大鼠腹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mg/kg,连续两次,时间间隔4h。在两次注射肾上腺素之间将大鼠置于0℃冰水中浸泡5~10min,制作大鼠寒凝血瘀证模型。在第7次给药后30min内,将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3mL/k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凝血功能变化以及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提取血液中RNA,经基因芯片检测 AKBA的药效靶基因及其调控的通路。取腹主动脉 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腹主动脉内皮中TLR4和NLRP3蛋白炎性小体含量。 结果: 1.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增加,说明大鼠的凝血功能发生变化,可判断出血瘀证模型的成立。而AKBA高、中、低剂量组同模型组相比较,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说明AKBA能改善血瘀证大鼠的凝血功能,并且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好。 2.HE染色显示,模型组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壁不够光滑,从血管壁上可以看出部分脱落的血管内皮细胞。AKBA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有所改善,内壁相对较为平整光滑。 3.药效靶基因的筛选:基因芯片检测,共筛选出AKBA的药效靶基因共381个,其中下调的靶基因360个,上调的靶基因21个。 4.通过KEGG数据库检索,发现这些靶基因共对应着41条信号通路,而与血管损伤相关的通路为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NOD通路中NLRP3基因和IL-1β的表达倍数最高,可能是引起NOD通路变化的关键基因。在Toll通路中IL-1β、TNFα和TLR4基因的表达倍数最高,可能是引起Toll通路变化的关键基因。 5.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相对于模型组,200mg/kg AKBA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说明200mg/kg AKBA能明显的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 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管中TLR4和NLRP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200mg/kg AKBA给药能够降低血管中TLR4和NLRP3的蛋白表达量。 结论: 1.AKBA能改善血瘀证大鼠的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大鼠的凝血功能。 2.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AKBA可以降低血瘀证大鼠血管内NLRP3和TLR4蛋白的表达量。 3.AKBA是通过调节NOD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NLRP3和TLR4蛋白在血管中的表达量,从而减少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分泌,从而实现血管保护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