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工业文明加快发展以来,技术对人类伦理的挑战就伴随着技术应用日益凸显。技术正义问题作为技术伦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伦理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造自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人们偏重于追求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而忽视其伦理道德价值。长期置技术风险和代价于不顾,回避技术在解决贫困、疾病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导致社会资源不断向技术垄断者集中,同时将处于技术垄断之外的人推向社会边缘,这些是在技术发展中产生的不公,导致了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悖论的产生。技术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技术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要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和公共利益,符合人类基本道德伦理规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消除技术资源与成果分配的不公和歧视。技术发展要以遵守价值合理性为前提,坚持技术的选择合理性,采用科学适当的发展方式,从技术工具合理性方面加以限制,用伦理道德规范对技术活动加以约束和引导,使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为人类创造幸福的有力工具。当今社会,技术和科学不断融合,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一些工业化进程较早的国家和地区,比我们更早地面对了技术和伦理矛盾所带来的挑战,其国内科学界和伦理学界较早地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并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技术正义问题理论研究,坚持国家机关在推动技术正义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同时要注重发挥科技组织的作用,推动该领域理论和实践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伦理道德对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确立技术正义的指导思想,构建合理的技术正义伦理原则,明确技术正义的实现主体及责任,从完善和落实政府监管、提高科技人员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强化技术组织自治、鼓励社会监督、完善技术活动相关立法等五个方面,完善技术正义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促进技术的合理使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谋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