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小学质量认证制度研究——基于市场竞争机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民办中小学发展现实需要出发,论证在我国建立民办中小学质量认证制度的合理性。质量认证是质量保证的方式之一,合理性论证依托于民办中小学质量保证理论,但在国内外对该主题都缺乏体系化的理论研究成果。故本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中小学质量评价、企业质量管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三大理论对民办中小学质量保证的若干概念和基本理念做出逻辑判断。界定了民办中小学质量保证目的、利益相关方、权利主体、实施主体等。通过在杭州的实地调研和网络资料,归纳出民办中小学质量认证实践不足的现状。目前实践中主要以行政权力作为保证质量的外部权力主体。市场,作为保证民办中小学质量的权力主体之一,未充分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基于现状和民办中小学质量认证的理论依据,结合民办中小学体制特点和制度优势,论证建立民办中小学质量认证制度的合理性。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市场保证民办中小学质量的途径不畅通。学校认证制度以质量认证的方式保证学校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借鉴国外学校认证制度,本研究提出了中国民办中小学质量认证制度的基本组成。主要从认证对象、认证机构、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四个方面阐述。国内民办中小学质量认证制度的落地依赖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管办评分离”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政府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简称STEM)教育的发
体育课越来越有魅力,学生越来越喜欢。他们普遍认为课改后的体育课不枯燥,可以学喜欢的东西,想学什么可以自己选择,老师都很专业,希望多开设体育课。 Physical education is
期刊
日本是较早在教师培养阶段对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给予高度重视的国家。面对超智能社会、教育病理、团块世代大量退休等问题带来的重重挑战,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提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