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o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支付能力是住房市场的重要信号:住房消费者根据住房支付能力选择住房消费;住房生产商通过评估不同收入阶层住房支付能力来制定不同的产品开发战略;政府根据住房支付能力确定住房保障标准、保障范围;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管理需要而评估购房抵押贷款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由此可见,住房支付能力是研究住房市场和住房制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即从这一视角入手,旨在厘清如何合理度量住房支付能力、哪些因素影响住房支付能力、住房支付能力有哪些有途、如何改善住房支付能力等问题,从而构建住房支付能力分析架构;同时,在构建架构过程中,针对中国住房制度环境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剩余收入法可合理度量家庭住房支付能力,比率法和房价收入比不能真实反映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影响住房支付能力的因素有住房成本、收入和非住房支出。2住房支付能力研究采用货币成本优于使用成本。货币成本包括住房支出和居住支出,住房支出为抵押贷款每月还贷,居住支出指水、电、燃气费用、物业管理费、财产税、财产保险等费用。货币成本具有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与房价相比,住房支出可以更合理解释住房市场供需关系。3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固定效应模型可解释房价与收入关系,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人均工资每增加10000元,城市房价上升880元。1997年至2006年,由于工资增长不足弥补房价上涨而导致的住房成本增长,我国城镇最低收入户和部分低收入户住房支付能力下降。4同时满足首付约束、收入约束和住房支付能力约束的房价是合理房价。重庆市2005年住房市场数据分析表明,住房支付能力约束决定合理房价,而首付约束和收入约束是合理房价的非紧约束。5提高我国居住贫困家庭住房支付能力政策建议:一是构建政府住房保障基金和住房贷款担保机构;二是加大税收和金融对低收入住房开发扶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四是建造混合型住房。本文有如下三点创新:1.构建了住房支付能力分析架构,该架构由四部分组成:支付能力度量、支付能力影响因素、支付能力用途、支付能力改善,其中支付能力度量是核心。分析架构具有普遍适用性,据此,金融机构可制定合理的审贷标准,政府可制定有效和公平的住房保障政策,生产商可制定合理产品战略。2.厘清了支付能力识别和加总,剩余收入法是一种合理的识别方法,提出了不同的居住贫困加总方法。3.非住房支出可部分解释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不同位置的房价差异,也可解释为何要开发混合型住房;而现有的住房支付能力研究忽略了非住房支出的重要性。住房服务不仅包括住房本身,亦蕴涵住房所在小区、住房所在社区、住房所在的城市等各个层次提供的服务;前者提供服务所需费用属于住房成本范畴,而其它各个层次提供服务所需费用属于非住房支出范畴。
其他文献
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地方负担和筹集,中央只给予少量专项补助;高等教育根据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下,教育投入对地方政府的
近年来,红外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在夜视、导航、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红外探测器及工作环境的影响,红外成像效果不理想,对比度较低,影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
<正>陈进,男,1959年8月生于上海,200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水利部长江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
当前我国处于新媒体时代,该时代是在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媒体形态。一个企业在商贸活动中,在保障成品质量的同时,要做好一定宣传工作,有助于企业工作
目的探讨静脉泵入三磷酸腺苷(ATP)测得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压力与主动脉根部压力的比值(Pd/Pa或FFR)与泵入腺苷测得血流储备分数(FFR)之间的关系,研究能否用ATP替代腺苷用于测定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对于套型比例的调控,低面积的住房占据了居住建筑的大半壁江山。小套型住宅(定义详见内文)近年更是在我国大城市中心区热销,成为市场的宠儿。本文结合政府近
公允价值日益受到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人力资源管理日趋复杂,人力资源成为了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人事部门传统的档案手工管理繁琐、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已经无法适应
在经济市场条件下,企业内部的会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既然避免不了,就更应该寻求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首先要对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根本
中蒙国际贸易历史悠久,在国际贸易中煤炭贸易占很大的比重。自1949年以来,中蒙两国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与最大投资国。蒙古国是一个资源潜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