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能否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防范和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发展。目前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可以概括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比较而言前两者很早就引起了金融机构的重视并已有了较为成熟和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操作风险尽管早就存在,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银行业和监管当局的关注,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国际国内银行业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操作风险事件,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资金损失的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操作风险因此得到银行业、监管当局以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由于对操作风险认识的起步较晚,银行方面至今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及管理方法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多采用针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研究思路,偏重于对量化模型的研究,而将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相关基础理论联系起来的研究较少。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成果,然后通过对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以及从操作风险的定义、特征、管理实践等各个方面寻求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得出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最根本的管理方法的结论,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选取了六个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对它们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其中成功的共性经验供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损失数据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失效和不完善的结论,接着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实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实践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了一个针对现实的、可实施的、要素健全的整体框架;最后通过对2004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起操作风险事件——中行“高山案”的进行案例研究,运用构建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思想发现中行在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和漏洞,期望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认为构建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解决当前我国操作风险事件“凸现”、金融案件频发的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