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细胞因子组合干细胞因子(SCF)+FLT3配体(FL)+血小板生成素(TPO)是体外培养脐血干细胞最基础的组合,白细胞介素-3(IL-3)有诱导脐血干细胞分化的功能。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扩增后细胞的归巢能力改变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主要研究在两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体外培养后,比较脐血CD34~+细胞增殖、归巢、分化能力的改变。方法收集健康足月产新生儿脐血,使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将免疫磁珠分选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分别在细胞因子组合为A:SCF+FL+TPO、B: SCF+FL+TPO+IL-3支持的无血清、无基质的液体培养基中扩增培养14天。收集扩增前、扩增后14d的有核细胞进行检测分析,计数总集落形成单位(CFC),分析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体外培养后,脐血CD34~+细胞表面分化指标(CD33,CD41,CD71)以及归巢相关分子(CLA,CD11a,CD18,CD26,CD44,CD62L,CD162,CD184)的变化。结果1.CD34~+细胞的扩增情况:体外培养14后,A组和B组有核细胞(TNC)扩增的倍数分别为(206.40±32.05、340.00±82.45)倍,含IL-3组的扩增倍数高(P=0.01);CD34~+细胞扩增的倍数分别为(27.78±4.15、21.56±6.09)倍,不含IL-3组的扩增倍数稍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两组总的集落形成单位(CFC)扩增倍数分别为(77.86±5.96、107.16±13.06)倍,含IL-3组的扩增倍数高(P=0.005);2.体外培养后两组CD34~+细胞的分化相关分子的改变体外培养后,两组CD34~+细胞均发生分化,与扩增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含细胞因子IL-3的B组细胞CD33,CD41表达较A组增强,P值分别为0.001、0.004,但CD71表达较A组减弱(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体外培养后两组CD34~+细胞的归巢能力变化脐血CD34~+细胞分选富集的纯度为(98.36±0.62)%。扩增后A组和B组归巢粘附分子CD11a,CD18阳性率均较培养前升高(P值均<0.05),且含细胞因子IL-3的B组表达较高(P=0.017),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归巢中与趋化因子有关的CD184,CD26表达经扩增后两组均升高(P值均<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归巢有关的选择素配体CD62L,含IL-3的B组较扩增前降低(P=0.01),A组较扩增前无统计学差异(0.068),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69)。CD162表达显示A组较扩增前降低(P=0.004),较B组增加(P=0.041),B组与扩增前无统计学差异(P=0.109)。两组细胞扩增后CLA均较前表达升高(P值均<0.05),且含细胞因子IL-3的B组较A组高(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归巢相关的透明质酸受体CD44表达两组均较前均减少(P值均<0.05),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细胞的归巢能力,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两组细胞因子组合体外培养均使脐血CD34~+细胞获得扩增和分化;2.细胞因子组合:SCF+FL+TPO+IL-3比不含IL-3时扩增效果佳,且诱导细胞早期向髓系和巨核系分化的能力强;3.两组细胞因子组合体外培养后其CD34~+细胞表面归巢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较扩增前趋势均不统一,在增强归巢能力的同时也有对归巢不利的影响;含IL-3的B组细胞因子组合在增强细胞扩增效果和分化的同时,其归巢能力较A组有增强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