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谷胱甘肽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还原平衡对于胚胎发育来说是及其重要的,外源添加抗氧化剂对于胚胎维持氧化还原水平起到积极作用。研究表明,谷胱甘肽(GSH)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抗氧化剂,能消除部分有害的氧化自由基(ROS),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本文旨在探究外源GSH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从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和囊胚质量方面研究GSH对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影响,在胚胎培养液中按浓度梯度添加GSH,统计胚胎发育的卵裂率、4细胞率、8-16细胞率、桑椹胚率和囊胚率,以筛选其最适浓度;同时,通过对几种囊胚染色方法的效果比较,建立一种囊胚的三重染色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囊胚总细胞数、内细胞团比例和凋亡细胞比例,探索GSH对胚胎抗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一抗或两种二抗同时孵育,能在保证染色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效率;而且,可在同一枚囊胚中区分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和凋亡细胞,提高囊胚质量分析的准确性。另外,在培养液中添加3m M GSH时,牛体外受精囊胚的发育率最高(51%),显著高于对照组(30%,P<0.05);囊胚总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囊胚质量最佳。可见,胚胎培养液中添加GSH能促进胚胎的体外发育,其最适添加浓度为3m M。其次,在最适添加浓度下对胚胎内源GSH和ROS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胚胎发育(Oct4,Sox2,和Klf4)、GSH合成相关基因(Gclm,Gclc,和Gss)和GSH代谢相关基因(Gstp,Gstm,和Gpx)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以期揭示GSH能提高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GSH处理能够显著提高2-4细胞期胚胎内源GSH含量,降低2-4细胞期胚胎ROS含量(p<0.05),而对其他发育阶段的胚胎则差异不显著。另外,对胚胎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并没有检测到显著的变化(p>0.05)。说明外源GSH对胚胎内源GSH的合成和代谢没有显著影响。再者,收集GSH处理8-16细胞期胚胎和桑椹胚进行转录组测序,在转录组水平研究GSH对胚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牛胚胎lnc RNA的筛选,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胚胎经GSH处理后经历了更为复杂的生物过程,其中GSH代谢通路表现活跃,因此GSH可能是通过调节胚胎内GSH代谢通路来进一步影响胚胎发育。通过筛选胚胎内lnc RNA,共筛选出4275条lnc RNA。经更深层次筛选,共筛选出5条表达量较高,且影响较大的lnc RNA,其中CUFF.21976.3可能影响其周围ATP6V1C2、RRM2、GRHL1、KLF11、ODC1和HPCAL1基因的表达,且这六个基因对细胞发育和细胞生物过程均起到关键作用。总之,外源GSH对牛体外受精胚胎的抗氧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明显低提高胚胎的体外培养效率。
其他文献
秸秆的处理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目前秸秆的处理在东北地区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本研究拟通过玉米秸秆的复合碱化及快速氨化处理来达到符合我国北方气候特点的、快速、有效
本研究以鸡胚为实验材料,采用胰酶消化、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发育至第19期和第28期胚胎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之后采用DMSO(二甲基亚砜)
哺乳动物成年后睾丸支持细胞的数量决定了睾丸大小和日精子产量,每个睾丸支持细胞所能供养的生殖细胞数目是一定的。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蛋白1B p27Kip1(p27),是成熟睾丸支
日粮脂类中的长链脂肪酸(Long chain fatty acid,LCFA)在进入机体前必须在被肠上皮细胞吸收摄取后,经历一系列转运及组装过程,最终以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的形式分泌进入循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