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国际油价飙升,世界各国寻找石油的替代资源迫在眉睫。我国油页岩资源储量丰富,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可替代能源之一。因此,利用油页岩制取页岩油再次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油页岩反应炉控制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页岩油的产量,而炉内温度的检测及控制又是油页岩反应炉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油页岩炼油过程中反应炉的温度监控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红外热像技术、模型图像处理方法、温度场建模方法,结合油页岩反应炉的工艺特点,对反应炉内的料面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形成一种油页岩反应炉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方法。本文对油页岩干馏工艺进行了研究,对目前环形反应炉各种测温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了对环形反应炉进行温度检测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和研究了干馏炉内温度的精确控制对油页岩产油率的影响关系,主要分析了干馏炉内温度变化对有机质、页岩油、残炭的影响关系,得到了使页岩油的质量达到最优的温度最佳控制点;分析了干馏炉温度对热解气体的影响关系,找到了使热解气体的产量、质量达到最大值的温度最佳控制点,为进行反应炉不同反应阶段的温度最优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反应炉内部环境复杂,反映炉热气流发展状态的料面温度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本文从工艺机理的角度分析了料面红外热图像、十字测温等与料面温度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反应炉料面区域温度特征提取方法。并对C-V模型进行了改进,将背景填充技术与改进C-V模型及AOS半隐式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AOS格式的改进C-V模型及背景填充耦合的红外热图像温度场分割算法,解决了红外热图像温度场的自动分割问题。针对红外热图像各种形状的温度场区域,特别是带有凹形区域的温度场区域,以及热像温度场区域目标和背景颜色相近、边缘不清晰等造成识别困难问题。本文结合了基于边缘的活动轮廓模型和基于区域的活动轮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最优的活动轮廓模型的红外热像多温度场区域检测方法,实现了对红外热像温度场区域的有效检测及料面中心区域温度特征提取。从工艺机理的角度分析了反应炉红外图像、十字测温等多源信息与料面温度场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基于红外热图像的料面温度场等温线等特征提取技术。针对利用单一检测信息难以建立准确的反应炉料面温度场模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反应炉料面温度场建模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反应炉十字测温检测信息,以基于两点法的温度动态定标方法对温度场进行定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准确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良性。利用提出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信息融合的反应炉料面温度场监视系统。系统采用可视化界面显示料面温度场模型,更直观地反映料面温度分布情况,为反应炉操作人员提供了炉况的实时、可靠的参考信息。针对油页岩反应炉可能发生冲顶事故问题,提出了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热像不同区域温度变化的趋势及规律,进行了反应炉冲顶事故的预警研究,弄清了反应炉发生冲顶的机理。首先,结合红外热像技术建立了一个反应炉模拟实验装置,通过该装置获得了发生冲顶时的红外热像。其次,通过对红外热图像的分析及不同区域温度曲线变化趋势,对缓慢冲顶、瞬时冲顶的形成过程,冲顶时不同区域温度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得到了通过红外热图像可以检测到造成冲顶事故的发生条件,可实现对发生冲顶时的预警功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