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在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常发现斑块中存在形态不一的菱形空隙,即为胆固醇结晶被处理后留下来的痕迹。最近研究发现,微小胆固醇结晶被细胞吞噬后可导致溶酶体破裂,溶酶体内容物释放,激活NLRP3炎性体上调炎症因子如IL-1β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痛风是心血管事件特别是冠心病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尿酸结晶(痛风石)广泛存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腔中,尿酸结晶与胆固醇结晶类似,同样通过NLRP3炎性体途径上调炎症因子水平。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可介导胆固醇从细胞内流出,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ABCA1和胆固醇流出本身具有抗炎的作用,而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在炎症状态下受损。我们推测结晶体可能通过影响ABCA1蛋白表达和胆固醇流出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增加痛风心血管风险。目的探讨不同结晶体刺激对人THP-1单核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低剂量胆固醇结晶(0.5mg/ml)、高剂量胆固醇结晶(2.5mg/ml)、尿酸结晶(1mg/ml)以及阳性对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25ug/ml)干预人THP-1单核细胞,以不加干预的细胞为空白组,干预24小时后,提取各组细胞RNA和总蛋白,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另外,通过闪烁计数法检测细胞胆固醇流出率。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胆固醇结晶干预人THP-1单核细胞24小时后,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胆固醇流出率有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尿酸结晶干预人THP-1单核细胞24小时后,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胆固醇流出率有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胆固醇结晶和阳性对照干预人THP-1单核细胞24小时后,ABCA1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明显上调(P<0.05),胆固醇流出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不同结晶体可降低或增加单核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结晶体可能通过该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心血管风险,或产生代偿性保护。图10幅,表1个,参考文献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