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然而,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环境问题也成了广东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瓶颈。考虑环境约束,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的效率的文献已有不少,但是针对广东——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研究目前十分鲜见。本文研究的正是工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把研究对象设定位广东省,因为做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广东省,其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大一直备受世人瞩目。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加入环境管制,运用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方法对广东省21个市1998—2007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21个市的发展水平进行排名,并对影响环境管制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分析方法上,不仅对广东省进行了区域划分,而且设定了三种不同的“坏”产出情形,这样不仅可以做比较研究还可以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管制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考虑环境管制后,广东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水平提高,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源泉;环境管制对效率变化的影响不大,但是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较为明显。珠三角城市向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次数较多,是广东省工业技术的“创新者”;城市发展水平、从事R&D的职工人数以及产业结构与生产率指数正相关,而能源消费量、出口额与生产率指数是负相关。根据实证研究,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市协调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节能减排的集约式增长之路。对政府而言,相关的政策引导要落到实处;对企业而言,不仅要解决污染排放与治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将工业污染控制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即实现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