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三种他汀类药物(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兔血浆中LC-MS/MS分析方法学,对其在高脂血症兔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并考察高脂血症兔服用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后兔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探讨三种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模型兔体内暴露水平(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氟伐他汀组(5mg/kg、15mg/kg),阿托伐他汀组(5mg/kg、15mg/kg)和辛伐他汀组(5mg/kg、15mg/kg)。药物治疗3周,测量不同实验阶段兔子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建立三种他汀类药物的LC-MS/MS分析方法学,测定连续给药后首、末剂量药物代谢动力学,并进行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经连续给药后末剂量的AUC与首剂量相比显著增加,体内药物谷浓度逐渐升高并达到稳态水平,而辛伐他汀在动物体内则无显著积蓄;氟伐他汀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AUC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阿托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与AUC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连续给药后氟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动物体内显著积蓄,药物疗效与AUC呈线性相关;氟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的TC-AUC在本试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他汀类药物在高胆固醇血症动物体内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的评价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