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文化是产生于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的一种文化形态,涉及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祭祀娱乐、医药原理、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它是构成了中华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巫文化从一个角度来看是原始蒙昧的代名词,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宣扬迷信,制造愚昧,毒害黎民,麻醉人们的精神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巫文化作为一种受非理性原始思维支配的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文化形态,不仅在远古时期消解了人们面对无法理解的神秘事件时产生的恐惧,抚慰了人们的心灵,更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塑造人物、组织故事情节提供诸多素材,更甚者巫性思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学思维。巫文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它见缝插针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影响着各个时期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反抗主流文化的先锋派作家一方面借鉴西方象征主义、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的写作技巧以及神秘莫测的写作风格,表现出自己的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以及对传统文学和传统思维的嘲弄;另一方面,先锋派作家为了反对传统主流文化对他们现代化写作的束缚,反其道而行之,从边缘文化,诸如神秘的巫鬼文化中寻找出灵感,开掘出本土化的文学创新资源。本文把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先锋小说与原始神秘的巫文化联系起来,分析先锋小说文本中存在的巫文化因素以及巫文化对先锋小说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绪论介绍了学术界对巫文化和先锋小说进行研究的现状,初步透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先概述巫、巫术、巫文化的理论,再详细分析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巫文化能够在当代先锋小说中得以再现的三个原因:历史原因为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小说中从来都不缺少巫文化的参与,先锋小说部分传承了文学传统;内部原因为地域文化中巫文化的薪火相传深存于作家的骨子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先锋派作家的文学创作观念;外部原因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传入中国后,唤醒了先锋派作家对巫文化的再关注。第二部分讲述与巫文化相关联的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虽说先锋派作家在写作中重视形式大于内容,但是评价一部小说不可能完全脱离内容只看其形式。因此,这部分既阐述了叙述内容中与巫相关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又从时间实验中的预叙和停顿的使用,以及语言实验中陌生化语言和不确定语言的尝试来阐述巫文化对先锋小说叙事形式和技巧的影响。第三部分从非理性思维入手,分析先锋小说的神秘性和审丑性特征,明了先锋派作家对神秘和审丑的书写,虽然使得先锋小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但也加大了读者阅读的难度,很容易使得读者在满足了低级的感官欲望后与作品疏离,以致放弃阅读。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先锋小说走向穷途末路,一部分作家搁笔不再进行创作,而另一部分作家则开始减少对神秘和丑的探索,逐步回归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