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3.0T MR平台,探讨GE乳腺动态增强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VIBRANT)的技术特点,对序列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优化和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两方面。第一部分,前瞻性研究并行采集技术和零点充填技术对成像质量的影像。选择乳腺病患者共70例,均为女性,并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为使用并行采集(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B组为不使用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计算两组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A、B两组动态增强M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其相关性。在保持其它参数一致的前提下,零点充填技术实验对ZIP1024和ZIP×2两个技术进行不同组合后进行比较研究:I组:同时使用ZIP1024和ZIP×2技术;Ⅱ组:只使用ZIP*1024技术;Ⅲ组:不使用ZIP技术。I、Ⅱ组分别扫描24个患者,Ⅲ组扫描26个患者。计算三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第二部分,回顾性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102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ADW4.6工作站,测量乳腺病灶最大径,选择增强效果最明显的图像与平扫图像进行减影,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得到乳腺3D-MIP图,分析肿瘤周围血管及两侧乳腺内血管情况,记录血管长度、内径及血管数目。MR检查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Discovery MR 750)。肿瘤的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形态、大小、病灶边缘、肿块边缘强化、动力学曲线、瘤周血管征、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征,分析这些指标与各预后因素(ER、PR、HER-2)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并行采集技术实验中,A组平均扫描时长为7分30秒,B组平均扫描时长为12分38秒,A组扫描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图像信噪比分别为28.37和29.45;A组和B组的图像对比度分别为0.72和0.75。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3.3%,准确性为95.2%,B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0%,两组病例动态增强MRI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点填充技术实验中,I组图空间分辨率和像信噪比最高(Voxel size=0.25,SNR=61.12),II组图像次之(Voxel size=0.49,SNR=35.20),III组图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最差(Voxel size=1.58,SNR=28.91)。Ⅰ组和Ⅱ组、Ⅰ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II组图像的对比度分别为0.76、0.75、0.73。三组图像对比度之间两两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各预后因素研究中102例乳腺癌肿瘤形态肿块型90例,非肿块型12例。病灶直径范围为0.5cm-5.6cm,其中病灶大小≥2cm的66例,<2cm的36例。肿块边缘毛刺状的64例,边缘为其他的38例。动态增强扫描中,边缘强化的40例,其他强化形式的62例。TIC上升型(Ⅰ)、平台型(Ⅱ)、流出型(Ⅲ)分别为4例、19例、79例。检查结束后对增强图像进行后处理,周围血管征阳性和阴性分别45例和57例,患侧血管增多征61例,没有增加41例。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中,80例为浸润性癌,20例导管内癌,1例左乳黏液癌,1例左乳梭形细胞化生性癌伴癌组织大片坏死。乳腺癌患者中84例有明确病理分级:Ⅰ级10例,Ⅱ级30例,Ⅲ级44例,余18例无明确的病理分级。ER阳性74例,阴性28例。PR阳性56例,阴性46例。Her-2低表达66例,过表达36例。通过统计学分析,肿瘤形态与肿瘤周围血管征存在相关性,与患乳血管增多征不相关;肿瘤大小与瘤周血管征、患乳血管增多征均存在相关性;肿瘤边缘是否毛刺、肿瘤边缘强化是否高于内部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各预后因素(ER、PR、Her-2)无明显相关性;时间信号曲线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与ER、PR、HER-2无相关性;乳腺癌的周围血管征与免疫组化ER、PR、HER-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血管增多征与ER、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ER-2、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并行采集技术的VIBRANT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显著缩短扫描时间的前提下并不影响其诊断效能。在技术上同时应用ZIP1024和ZIP×2技术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和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和瘤周血管征阳性与乳腺癌预后因素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弥漫型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神经上皮肿瘤,有高致残率、高复发性及生存预后较差等特点。传统治疗方案使患者的受益有限,且无成熟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因而对于新的靶点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胶质瘤的认识及新治疗方案的开发。突触和突触相关蛋白被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瘤等颅内肿瘤的发病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Ⅱ/Ⅲ级脑胶质瘤中,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及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超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物理学前沿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在阿秒时间尺度上理解和控制电子动力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对于少周期激光脉冲,激光电场的形状依赖于载波-包络相位(CEP)。通过改变CEP,可以控制少周期激光脉冲的电场从而操控超快电子动力学。2001年,Paulus等人在实验中第一次观测到载波-包络相位对光电子发射的影响。之后,
短期交通流预测作为交通诱导和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准确及时的交通流信息直接影响到智能交通系统的成功部署。然而,由于交通流内在的随机性和外部噪声,交通流数据呈现较强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性,经常变现为上下波动的趋势及断断续续的振荡,预测模型需要分辨哪些是噪声,哪些是反映交通流突变的细微线索,因此找到既稳健又准确的预测算法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
居住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及心理,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能更好的体现出教育的本质。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则是他们每天生活的圈子——居住区,关注居住区环境实际就是促进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潮汕地区带有南方最常有的气候特征,炎热、潮湿,再加上其独特的建筑文化,使得地方建筑也很有特色。结合潮汕地区的特点,如何对目前潮汕地区高职院校居住环境进行优化,使潮汕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居住区环境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现在的死亡率已经占女性所有癌症死亡率首位。事实上,在乳腺癌进展中观察到的许多异常通路和恶性生物学过程与正常乳腺发育和组织重塑过程相似。已发表的研究证明,Wnt-Cadherin信号通路控制脂肪垫中初始上皮细胞侵袭乳腺导管延伸,并调节其持续的可塑性,与恶性乳腺上皮细胞在浸润,迁移和克隆生成中所发生的非常相似。此外,许多研究者还在小鼠乳腺模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敲除某一
背景库欣溃疡(Cushing’s ulcer)主要见于创伤性颅脑损伤、颅脑肿瘤、大脑出血性/缺血性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作为颅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出现。尽管近年来临床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胃肠功能障碍和损伤的防治,但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并且防治手段较为单一,导致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发病率及致死率偏高。有大量研究表明,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在颅脑创伤后胃肠黏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背景及目的】在世界范围内泌尿外科临床疾病中,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膀胱癌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生存时间。然而膀胱癌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晚期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较差,治疗手段有限,因此,寻找对膀胱癌的可靠分子标记物和治疗靶点一直是膀胱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提取GEO及TCGA数据库中相关膀胱癌数据,使用R软件及相关扩展包,分析和挖掘与膀胱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探讨相关
研究目的1.修订并形成居家版安宁疗护问题与需求问卷(the home-based version of Problem and Needs in Palliative Care Questionnaire,居家版PNPC问卷);2.在晚期癌症患者中验证居家版PNPC问卷的信效度,为中国晚期癌症居家安宁疗护需求评估提供有效测评工具。研究方法1.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使用目的抽样方法,201
在晶体中发生光化学反应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与控制性,将有望解决目前绿色化学合成面临的副产物多的难题,而针对聚集态光化学的机理研究尤为重要。对大块单晶或粉末样品,使用激光激发样品进行光物理和光动力学探究时,由于晶体或粉末的高光学密度、强光散射、多光子效应、产物累积等缺点会导致其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极其复杂,并会对聚集态激发态的探测产生干扰。有机纳米晶的晶体结构有序,缺陷和晶界较少,因此可以利用X-单晶射
目的了解和分析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现状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现状;2.利用双心医学模式下互联网+延续性护理与常规延续性护理对比,探讨出—种更有效可行的延续性护理策略,以改善患者双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减少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方法本研究共分为2部分。1.横断面调查:选取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进行PCI术治疗的3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