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前路多节段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及矢状面参数与预后相关分析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多节段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和失状面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行多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25例颈椎病患者,其中C3-C6节段融合10例,C4-C7节段融合15例,分为两组。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术前及随访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前术后动力位及侧位X线片测量C2-C7Cobb角及侧位C2-C7矢状面垂直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比较术前术后颈椎动力位X光片活动度变化及标准侧位矢状面参数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根据C2-C7SVA再分2个亚组,术前矢状位平衡亚组(术前C2-C7SVA<40mm)和术前矢状位失衡亚组(术前C2-C7SVA≥40mm),比较分析组间矢状面参数和随访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通过主诉描述分析,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术后X线评价融合节段融合率为100%。多节段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矢状面失衡亚组C2-C7SVA术后也有明显改善(P<0.05)。而在颈椎矢状面平衡亚组与失平衡亚组间术后疗效评价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前C2-C7SVA与术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前路多节段颈椎减压融合术虽然显著降低了患者颈椎的矢状面活动度,但可以维持颈椎平衡,纠正重建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是多节段颈椎病合并矢状面失平衡患者的理想手术选择,同时颈椎矢状面失平衡可能提示脊髓功能术后预后不良。
其他文献
本研究目的是进化筛选与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特异结合的单链DNA适体并鉴定其结合力。应用指数方式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将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与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相互
写作技能的掌握并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第一次让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都是内容杂乱无章、结构混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慢下教学的步伐,设低作文的目标,抓住
前言在ACE抑制剂(ACEI)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AⅡ)1型受体阻滞剂(ARB)对治疗CHF可以互补长短,这一对现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的重新排列组合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本实验拟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教学具有重要影响.以层递式教学模式作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主要模式,可以在教学工作开展中,为学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