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铼及其异质结构的光电器件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譬如原子级薄的厚度、大的比表面积、量子限域效应等,同时,二维材料有望解决短沟道效应,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的关键材料之一,近些年来获得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通过层间范德华力的作用,不同的二维材料可以堆叠在一起形成异质结构,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在器件的设计、应用和集成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中,平面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由于其本身的低对称性晶格结构展现出更丰富的物理特性,并且其增加的用于调节物理性能的自由度可用于设计独特的半导体器件并探索新的应用,对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然而,目前,对材料的各向异性进行调节,并且利用各向异性材料的特性和各向同性材料相结合并对其异质结构的各向异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工作仍然较少。基于此,我们选取了本身具有各向异性的1T’相结构的二硫化铼,并选择了二硫化钨与其构建成范德华异质结,围绕二硫化铼及其异质结进行了各向异性以及光电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通过光致发光光谱发现不同层厚的二硫化铼激子峰位移差别很小,表明二硫化铼之间的弱层间耦合。制备了基于不同层厚的二硫化铼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分别表现出半导体和半金属的性质。2.制备了基于各向同性材料二硫化钨和各向异性材料二硫化铼的II型范德华异质结。通过使用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观察到二硫化铼与二硫化钨在构建成异质结之后拉曼峰强度的减弱和激子峰的淬灭,证实了异质结中存在的耦合作用。通过使用不同的金属接触电极,二硫化铼和二硫化钨异质结表现出了不同的电学性质。当使用钛/金电极时,异质结表现出双极性,当直接使用金电极和铟/金电极时,基于异质结的器件表现出n型特征,表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电极调控异质结器件的电学类型。同时,本文还通过角分辨偏振拉曼光谱,研究了二硫化铼及其与二硫化钨构建异质结之后的各向异性。二硫化铼及其异质结的偏振拉曼峰表明,不论是二硫化铼还是异质结,其偏振拉曼强度均随旋转角度呈周期性变化,以180°为周期,表现为中心对称。但是与二硫化铼相比,异质结的各向异性比发生了变化,这为调控材料的各向异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纳米二氧化钛(TiO2 NPs)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其释放到环境中,并在污水污泥中大量积累。纳米二氧化钛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纳米二氧化钛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知之甚少。因此,这项工作旨在通过比较四个暴露于不同浓度TiO2 NPs的实验室规模SBR反应器中污泥的脱水性能,深入了解进入污水中的TiO2 NPs对污泥脱水的影响,探究TiO2 NPs恶化污
微波暗室是通信行业里普遍使用的测试设备。伴随5G相关技术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普遍推广和持续发展,近年来无线便携设备的数量呈现了了井喷式增长。同时,设备体积也不断朝着小型化发展。面对无线便携设备的巨大测试需求,相对于传统大型暗室,具备Passive无源测试,SISO(Single Input and Single Output)测试以及MIMO(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近年来我国隧道建设飞速发展,同时大量已建隧道衬砌在人为、自然长期作用下会出现诸如碳化、开裂、脱落等等病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鉴于UHPC的超高性能,提出了一种将其应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新方法,并着手开展受弯状态下UHPC加固混凝土梁以及复杂受力条件下UHPC加固隧道衬砌数值试验,揭示了UHPC加固隧道衬砌的弯压承载性能,确定了衬砌安全性评价和加固效果量化方法,为工程实际加固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蚀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钛合金的焊接制造中,仍以钨极氩弧焊(TIG)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为主,但这些焊接方法存在熔透能力有限、焊接效率低、热输入不可控性等问题。激光焊接匙孔不稳定,易形成气孔,影响接头性能。相比于常规激光焊接,激光热源摆动,能阻止匙孔失稳,将摆动激光与TIG复合,两种热源能场叠加使能量高效耦合,可使熔化效率提高,降低气孔
自从“未来材料”石墨烯被发现和广泛研究之后,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材料凭借其自身原子级超薄厚度、高精度集成兼容和优异的光电性质在光电子器件应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是一类材料家族,其中典型代表是二硫化钼(MoS2)。二硫化钼凭借其具有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单层二硫化钼由于自身2H相原子堆垛结构,单层厚度不到1纳米,可见
热电池是一种依靠加热来激活的一次电源,激活时间短,拥有大电流放电能力,能在各种恶劣苛刻的野外环境下储存数十年而不失效。粉末压片法是目前常用的热电池正极-电解质复合片的制备方法,该法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制备的复合片韧性差,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实现柔性以及异形化的单体热电池的制备。本文通过简单的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了两种柔性氧化物薄膜正极以及柔性电解质薄膜,对两种薄膜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和高温反应机理进行了研
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质量轻、柔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光学传感和生理健康信号监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新型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光学带隙较窄,为提升有机光电探测器在红外或近红外波段的探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如何构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有机光电探测器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本论文以基于非富勒烯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平面异质结有机光电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机半导体的光电性质和探测器的结构设计研究,调
矩阵变换器是一种交流-交流变换器,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可实现能量双向流动,能产生频率和幅值可调的正弦输出电流,能在输入侧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等特点,在电能变换领域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其中,调制型模型预测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具有动态响应快、输出电流波形质量高等特点。但是该方法概念复杂,计算量大,且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系统控制效果明显下降。因此,本文以矩阵变换器
双离子电池石墨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石墨正极材料存储阴离子的工作电位高,因而存在电解液分解导致循环性能下降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择厚度为30~50 nm的石墨片、人造石墨颗粒和SiO2/碳包覆的鳞片石墨作为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综合运用多种结构和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成分和电化学存储阴离子PF6-的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在锂基和钠基双离子电池中
针对双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中石墨正极材料存在体积变化大和电解液分解严重的缺点,采用简便的溶解-析出法结合高温碳化制备出Ti O2纳米颗粒和碳包覆的石墨片正极材料。此外,针对锂硫电池中硫正极电导率低以及多硫化物穿梭导致循环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喷雾裂解和高温碳化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球,进而负载硫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采用多种结构表征和电化学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上述两种正极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电化学性